雕的,這一番心意,她要是一直拒絕也不好。
想了想,就將那顆珍珠從紅繩上面拿下來塞回到許攸寧手裡,自己攥著那隻小葫蘆抬手對他搖了搖:“我喜歡這隻小葫蘆,不喜歡這顆珍珠。珍珠你收回去。”
許攸寧見她堅持,也只得作罷。隨手將珍珠放在書案上。
見她拿著小葫蘆在手裡把玩,愛不釋手的模樣。可很顯然不曉得該將小葫蘆放在哪裡。一會兒在脖頸上面比劃比劃,一會兒又籠在手腕上,面上有些苦惱的模樣。
本來就是啊。小葫蘆身上系的這一截紅繩子不長不短的,套在手腕上嫌長,可套在脖頸上又嫌短。總不能一直這樣握在手裡?能不讓人發愁嗎?
許攸寧見了就笑。笑過之後就叫她:“過來。”
葉蓁蓁抬頭看他一眼,見他眉眼間笑意柔和,看著她的目光也帶著笑意。
那笑意裡面好像還帶著幾分寵愛。
她不由的就怔住了。
這樣的笑容她上輩子其實也見過,不過笑容的物件不是她。
上輩子她家隔壁住了一家四口人,父母和一雙兒女。哥哥和妹妹相差了七八歲,哥哥是個沉靜持重的人,妹妹相反,是個很活潑很調皮的性子。
妹妹經常會做錯事。譬如說玩玩具的時候把臥房裡的地板給劃花了,不肯用自己的不鏽鋼水杯喝水,非要拿玻璃水杯喝,結果把玻璃水杯給掉地上砸碎了。再不就是將抽屜裡,櫃子裡的東西都拿出來扔的家裡到處都是,亂糟糟的。
因為父母都很忙,好多時候都是他們兄妹兩個人在家。每次當妹妹這樣調皮的時候,哥哥也從來沒有責罵過她一句,只是笑著無奈的看她。笑容裡面甚至還帶著幾分寵愛。
葉蓁蓁那時候就很羨慕那個妹妹,也很想要一個這樣的哥哥。可是她只有弟弟,而且自從弟弟出生,爸媽一直跟她說的話就是要她讓著弟弟,好好照顧弟弟。
而現在,許攸寧望著她的這個笑容就很像那個哥哥看著他妹妹時的笑容。
帶著些無奈,好笑,但其實是很寵愛的。
葉蓁蓁心裡現在明明跟翻江倒海一般的感動,但可能正是因為太感動了,導致面上看著倒是一片風平浪靜。
她甚至還能很鎮定的哦了一聲,然後慢慢的挪動腳步走過來。
許攸寧向她伸出手,笑道:“將小葫蘆給我。”
許興昌不曉得做農活,家裡的田和菜地很早就租給其他人耕種了,所以許攸寧從小也沒有做過農活。一雙手不同於龍塘村其他農人的手,養的很白淨。手指生的也很修長秀氣。
這樣的一隻手,要是擱在現代,都足夠出道做手模了。應該還是最頂級的那種手模。
葉蓁蓁心裡一面評價許攸寧的手,一面又哦了一聲,將手裡拎著的小葫蘆遞過去放到許攸寧的手掌心裡面。
許攸寧拿起來,身子微微前傾,左手食指勾上了她腰間繫著的腰帶。
葉蓁蓁雖然不曉得他要做什麼,但竟然很奇異的選擇相信他。就一動不動的站在原地,低著頭看。
就見許攸寧右手捻著小葫蘆上面的紅繩子穿過腰帶,再將小葫蘆套到紅繩子裡面收緊,然後就放開手,直起身來看她,唇角帶著淺笑的說道:“好了。”
葉蓁蓁這才反應過來,原來這隻小葫蘆是墜在腰間當裝飾用的啊。
不過這也不怪她。她上輩子那會兒,只有戴項鍊戴手鐲耳環之類的,沒見過有人在腰間掛個什麼東西的。雖然她現在是穿越到古代來了,可這方面還沒有適應過來。
但現在,穿這樣的一身衣裳,腰間掛上這樣的一隻小葫蘆,竟然也覺得挺好看的。
心裡高興,面上就忍不住露出雀躍的表情來。
對許攸寧道過謝之後,葉蓁蓁轉身出屋。站在大門口的時候依然忍不住低頭用手把玩著這隻小葫蘆。
葉細妹正在餵雞。是碾稻子時留下來的米糠皮,加了一點兒稻穀進去,撒到地上,任由那些雞過來啄食。
喂完之後,葉細妹轉過身,一眼就看到葉蓁蓁。
見她只顧低頭,手裡也不曉得握著個什麼東西,就問她:“蓁蓁,你在看什麼?手裡拿的是什麼東西?”
葉蓁蓁對她沒有半點兒藏私的意思,小跑兩步過來,獻寶似的將那隻小葫蘆託在手掌心裡面給她看。
一面臉上還帶著笑說道:“娘,你看,這是哥哥給我做的小葫蘆。”
葫蘆諧音福祿,枝蔓綿延,在古代是個吉祥物,象徵著福祿壽,子孫萬代繁榮昌盛。所以各樣畫作,刺繡上面都喜歡畫葫蘆,或是繡葫蘆。
許攸寧現在雕的那幅福祿壽三星報喜的木雕畫,壽星右手駐著的柺杖頂端就掛著一隻葫蘆。
有些地方還有送人葫蘆的習俗。中秋的時候,但凡有那種娶了妻子但數年沒有生育的人家,親戚都會送上葫蘆以祝福。
葫蘆還能用作各種日常器具。完好的能裝酒裝藥丸,剖開一半兒來能做瓢。便是婚禮上新婚夫婦飲交杯酒,那也是用紅繩繫著兩個半瓢交杯對飲。
這一儀式便喚做合巹酒。
☆、第28章 塞糖
葉細妹有一根銀簪子,頂頭就做成了葫蘆的模樣, 她挺喜歡的。這會兒看到這隻木雕小葫蘆腰墜, 就笑道:“喲,這個東西好, 精緻,掛在腰上好看。”
心裡也高興。
一般半路夫妻,特別是各自有孩子的, 最擔心的就是雙方孩子在一起不對付。難得現在許攸寧竟然還會親手雕了這樣的一隻小葫蘆給葉蓁蓁玩兒,可見他心裡是很疼葉蓁蓁這個妹妹的。難得葉蓁蓁看著也很喜歡。
他們小一輩彼此要好,他們這老一輩的心裡才會踏實。
一高興, 她就說道:“我記起來我屋裡還有些芝麻糖, 是上次辦喜事的時候剩下來的。你跟我過來, 我裝一碟子,你送到你哥那裡去。他這整天的坐在那裡雕木畫兒也累,叫他餓的時候吃。”
其實也就是要葉蓁蓁過去謝謝許攸寧的意思,畢竟許攸寧雕了一隻小葫蘆送她。
這做人嘛,就得知道感恩。旁人對你好, 你也得對旁人好,不然可不要涼了別人的心?
葉蓁蓁答應了一聲,跟著葉細妹到她屋裡,拿小碟子裝了芝麻糖送去給許攸寧。
但不過一會兒的功夫她又原樣捧了回來,對葉細妹說:“娘, 哥哥說她不愛吃甜的, 讓我們兩個吃。”
葉細妹心裡想著, 鄉下沒有什麼零嘴吃,這要不是前幾日他們才剛辦過喜事,能有這芝麻糖吃?要是拿了這一片芝麻糖給其他的小孩兒,不曉得會高興成什麼樣。這許攸寧也不大,才十五歲,說起來也還算得上是個孩子,能不貪嘴?竟然送過去給他他也不吃,只叫她和葉蓁蓁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