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06-09 16:31:14
正文更新:
★失之上者,下必毀之;失之下者,上必疑之。假天責人掩私,假民言事見信,人者盡惑焉。
馮道《榮枯鑑》中預設的社會環境是官本位的環境,即社會頂層獨具資源支配權力,並一層層向下衍伸。要實現這種支配力,既成的社會體制是基礎,這架體制機器本身是否具有正義性並非重點,最主要的是這臺機器能正常運轉,能在經濟、政治、軍事和文化上等方面成體系、全方位,沒有偏廢地發揮作用,進而實現社會整體平穩生存和發展。所有的人事活動就是在這樣的社會機制的大背景下進行的,這也造成我們在認識一個主體的過程中,必須對其上下左右所能接觸到的客體做出分析。有句說是這樣描述人在體制中的交往特點的:單位就像一棵滿猴子的大樹,向上看全是屁股,向下看全是笑臉,左右看全是耳目。如此純粹的形態描述,沒有十分的環境張力做背景是不足達到如此露骨的描述效果的。在此前,筆者講述在體制內最合理、最現實的行為準則是“媚於上而直於下”。這個準則所遵循的潛在的價值認知就是筆者所講的政治領域的四項資源“一信二能三財四名”。
日期:2015-06-09 16:32:05
“失之上者,下必毀之”,主體與上級發生聯絡的原因有兩種,一是主體可用,二是主體可信。可用繫於主體自身能力和所具資源,而可信則決定於二者間立場上的和諧和情感上的親密。失之與上,失去的是信任,是立場發生衝突和情感出現破裂。立場和情感出現脫節,造成的最直接後果就是主體和上級不再有必要的聯絡和相互間的責任關係。一旦出現這種情況,主體和上級間的制衡關係就會在暗中發生變化。本質來說,在固有的機制限制之下,主體和上級各具有的能量會被表面的從屬關係所制衡,但是這種制衡也僅僅侷限於表面,兩者間真實的制衡關係要根據主客雙方的真實能量作具體分析。比如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漢天子在體制上是主位,曹操是客位,曹操雖握有實權,但是這種表面的從屬關係依舊具有可觀的價值,所以並無多少實力的漢天子無論在曹操、袁紹還是早前的董卓眼中,都是不可讓人的香餑餑。但表面上依靠機制作為制衡有著先天劣勢,那就是“權衡空間”的存在造成上級和主體之間出現彈性連線。彈性連線和硬性連線相比,能在關鍵時刻緩衝壓力,幫助上級承擔風險。但是彈性連線在資訊傳遞和資源分配上極具自主性,如果上級和主體間的信任遭到破壞,這種彈性空間造成的直接結果就是主體的陽奉陰違和發展私人勢力,而且權衡空間內的揶揄和敷衍是無法定性的,也就無法充分監督和控制。所以信任一旦缺失,上級和主體都會成為彼此眼中的不確定因素,進而相互防範,對組織整體造成傷害。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