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暫時放棄了洞外的異變,先處理思想上的異變。
“莊周夢蝶”的著名典故出自於《莊子·齊物論》,名為寓言故事,實為莊子所提出的一個哲學命題。在這裡,莊子透過對夢中變化為蝴蝶和夢醒後蝴蝶復化為己的描述,提出了“人不可能確切地區分真實、虛幻與生死物化”的觀點,其中滲透了莊子詩化哲學的精義,引發後世眾多文人騷客的共鳴,最著名的就是李商隱的“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兩句。
堂娜的知識範圍相當廣博,所以對於中國古詩詞的理解、運用相當熟稔。
當初莊子僵臥草蓆,夢見自己化為蝴蝶,於是對夢與覺的界限提出疑問——“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他認為,萬事萬物平等齊同,而認知上的是或非、然或否都是相對的,是人的私心成見所致。所以,夢就是醒,醒就是夢,萬物始於一,復歸於一。莊與蝶、夢與覺相互轉化,彼此滲透,最後成為渾然一體,即“物化”之境。
這樣一種解釋與老子《道德經》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理論一脈相承。
“那也是我的記憶。”林軒說,“但卻是我今生的記憶,而非前世。”
堂娜在額頭上輕拍了一下:“那就奇怪了,我怎麼可能……但那種感覺非常真實,我甚至能回憶起當時夏令營服的肩部有小巧的肩章,上面的扣袢正好硌著了我的耳朵,一想起來就覺得這裡有點疼。”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