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徙的月氏人分為兩支,少部分行動不便的月氏人,向東南方向遷入了隴南青海一帶的羌人吐蕃人區域定居下來,並開始逐漸使用羌或者吐蕃人的語言,他們被後人稱為小月氏。而月氏主力,則離開甘肅,穿過戈壁沙漠,沿著他們祖先古印歐人開闢的道路,向西逃亡,他們被稱為大月氏。
大月氏遷徙的第一站是天山以北的伊犁河谷和伊塞克湖流域(今吉爾吉斯斯坦境內),公元前176年,大月氏人來到該地後,擊敗了當地的塞種人部落,佔據了伊犁河谷,被擊敗的塞種人被迫向南遷徙,由此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
然而,大月氏人在伊犁河谷流域並未站穩腳跟,當初被月氏人趕跑的烏孫人,早於大月氏人來到阿爾泰山以東,伊塞克湖以北,巴爾喀什湖以南地區(今哈薩克境內),正好處於伊犁河流域以北,又成了逃難的大月氏人的鄰居。仇人相見分外眼紅,烏孫人隨即與匈奴人結盟,不斷攻擊伊犁河的月氏人。至前155年左右,大月氏人被迫再次集體南遷。
大月氏人穿越費爾幹納盆地的大宛(今哈薩克和烏茲別克交界處),來到大宛西南部,阿姆河以北地區(中國古籍稱“媯水”或“烏滸河”)。這一地區在西方歷史地理名詞中稱索格底亞那或粟特。
大宛地區當時在阿富汗的希臘化巴克特里亞王國(中國史書稱大夏)的統治下,大月氏人的到來,控制了阿姆河,切斷了巴克特里亞王國的大宛和阿富汗領地。而大月氏還頻頻劫掠大宛,公元前145年,大宛的歷史名城埃斯哈塔亞歷山大(遺址在烏茲別克和塔吉克的交界處)被大月氏人焚燬,這個由亞歷山大大帝建立,經由塞琉古王朝和巴克特里亞王朝不斷修建,兼蓄了西方希臘風格和東方波斯元素的著名城市化為灰燼,大宛的希臘化文明也基本在這一時期被清除。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