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分卷閱讀208

熱門小說推薦

*******************************************************************

從墓地回來,宴黎很快就寫了封奏摺回京。雖然她的字還是一如既往的醜,可她一筆一劃還是將該說的事寫了個清楚明白。其一是說明邊城戰況,順便替立下戰功的眾將請功。其二交代了父親罹難後她臨危上陣,匆忙接手了邊城兵權一事。其三便是表明了北征之意,請朝廷調集兵馬糧草。

宴黎並不是被熱血或者勝利衝昏了頭腦,她是真覺得現在時機不錯。

一來胡人新敗損兵折將,如今正是氣勢低迷的時候。其二冬日雪災的後遺症還沒過去,甚至經過這幾個月的發酵越發嚴重。他們沒了口糧,死了青壯,還沒了氣勢,豈非最佳的攻打時機?

當然,如果新帝魄力不足,亦或者朝中眾臣不信她這個初出茅廬的小將,那宴黎也沒有辦法。從墓地回來之後,她便與溫梓然約定了,如果朝廷不同意北征,還派了人來邊城接手兵權,那她就直接丁憂不再回朝。如果朝廷只是不同意北征,讓她接手父親兵權,她也只會在北疆駐守一年。

宴黎自知身份,隨著年歲漸長她的女兒身就越發難以隱瞞。無論是過於單薄的身材,還是一直光潔的臉頰都是破綻——打起仗來誰都顧不上梳洗打理,高大山已經頂著滿臉胡茬問過她為何還沒長鬚了。

註定難以隱瞞的身份,再加上對於梁國並沒有多少忠誠和責任感,宴黎覺得一切只要自己問心無愧便好。她在墓地那般說,也只是想給父親,給晏家的列祖列宗一個交代而已。左右她也不是為名為利,如果梁國的君臣不領情,那她便可以無愧於心了。

厚厚的一封奏摺,寫盡了此時北征的優勢,送出邊城之後宴黎便安心守孝不再理會了。反倒是溫梓然,在兩人約定好奏摺也送出去後,心中便充滿了糾結。

她一方面希望新帝和朝臣不要相信年輕的宴黎,否決了北征的提議,讓她免於征戰和危險。可另一方面卻又覺得自己自私,前世她雖未看到最後,可王庭被破之後北地的百姓必能過上安穩的日子,她若是自私的將宴黎帶走,北疆的戰亂也不知得持續多少年。

溫梓然或許將宴黎看得太重,但對方曾經的功績也是無可質疑的。

宴黎並不清楚溫梓然的想法,可她們本是親近之人,卻也能夠察覺到對方的情緒。小將軍仔細想想猜到了個大概,便安慰她道:“梓然不必為此事憂慮。如今北征是大好時機,但對於梁國本身時機卻不怎麼好,新帝登基立足未穩,我又太過年輕威望不足。如果新帝魄力不足或者不信我,這事多半難成。”

將鍋都甩出去,自己也就輕鬆了。宴黎有北征之心,可她卻還沒有堅定到為了梁國能夠拋棄所有一意孤行,甚至忽視後方一切不安定因素的地步。事不可為時,她抽身會比任何人都果決。

溫梓然聽後也不知有沒有被安慰到,不過宴黎很快又扯出另一個話題分散了她的注意,她道:“梓然,不論北征之事成與不成,我們在邊城的日子都不會長久了,你想過岳母如何安置嗎?”

果然,這個問題一出,溫梓然的思緒當即就跑偏了。

經過這許多時日,甚至接受了身為女子的宴黎,溫梓然看人看事也早不是曾經那般單純了。她當然看出了老闆娘對母親的心思,也看出了兩人在朝夕相處甚至患難與共間漸漸積累的情誼……她早就不記得父親的模樣了,也無心插手母親的感情,只要她過得開心便好。

不過如果兩人真的在一起了,而她又將與阿黎離開邊城,那麼母親是要留下還是跟她們走?如果母親選擇了留下,那她們今後是不是就沒有多少機會再見面了?

重生之後一切匆匆,溫梓然將自己大半的心思都放在宴黎身上了,雖也珍稀與母親相處的時光,可到了此時面臨選擇,她的心裡還是忍不住遺憾與不捨——她心裡可以確定,如果鄭姨留在邊城,她阿孃多半也會留下。畢竟女兒嫁出去了,本就代表著分離,母親也有自己的生活。

想到這些,溫梓然一下子就沒了胡思亂想的心情。她側頭看向宴黎,問道:“阿黎,咱們如果離開,要帶上阿孃一起走嗎?”

宴黎有些為難,直言答道:“那以我的身份,一直隱瞞也是不成的。將來若是要一起生活,還得先與岳母說個清楚。”說完微頓,又瞧了溫梓然一眼,帶著些小心翼翼的說道:“更何況岳母也不一定會想跟我們走。”

溫梓然聽完點點頭,認可了宴黎的說法,卻是沒再說什麼。

宴黎又看了看溫梓然,見她似乎沒有失落不滿,這才又開口道:“那梓然,趁著現在無事,咱們也多去隔壁走動走動吧。”說完攔過溫梓然的肩,又道:“咱們今後也能回來探望的。”

第0章北征

平靜的日子過了一個來月,宴黎終究等來了聖旨。意料之外有情理之中的, 新帝是個果決有魄力, 並且相當自信的人——他相信自己能夠在登基之初便穩定住朝局, 也願意相信宴黎這個剛剛嶄露頭角的小將, 於是在權衡了三日之後, 終究還是下了北征的聖旨。

宴黎的官職又升了升,從五品的遊擊將軍升至三品的雲麾將軍。雖有擊退胡人的戰功打底, 可她如今還不滿十八歲,卻幾乎做到了父親三十歲後才升上的官職, 已不是一句簡單的年少有為可以形容了。

訊息傳出去, 邊城的軍民倒是很高興。他們已經近百年的時間裡習慣了晏家人的保護,晏家人倒下了一個又一個, 可多少年來邊城依舊是在晏家的守護下安穩延續。宴擎突然倒下了,他們自然會驚慌,可迅速站起來撐起一切的宴黎又給了他們希望和支撐, 而他們也同樣給予了宴黎不變的信賴。

宴黎這些天偶然出門,也能收到百姓真誠的祝賀。除此之外, 偶爾的偶爾, 甚至有人會打趣的問上一句:“宴將軍成婚也有些時日了,不知小將軍有沒有訊息了?”

晏家家風清正, 對百姓也歷來親和,哪怕如今宴黎身上的威勢愈重,這些邊城百姓也是不怕她的。他們看似打趣一句,其實心裡也是真惦記晏家傳承——晏家從枝繁葉茂打到現在只剩下這一根獨苗, 城中的百姓關心起晏家後嗣的問題不比關心自家香火子嗣少。

當然,這種問題問道當事人面前還挺尷尬的,尤其宴黎明白自己的選擇,晏家的香火註定要斷在她這裡了。於是每次都用守孝的話敷衍過去。

除卻這些小插曲,聖旨送來之後的宴黎也明顯忙碌了起來。

她忙著練兵,忙著制定戰略,忙著安排糧草,以及最重要的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