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上說著煎鹽的時候,他又指著那海上的灘塗反問道。
“既然蒿草煎鹽費時費力,且灶丁貧苦不堪,為何為改為鹽田曬鹽?”
海邊一片連綿不絕,足有數萬畝的曬場,便是鹽場制滷的曬場。在這片曬場上,隨時可以看到正忙活著灶丁,他們大都是在往曬場上揮酒著灰土。
“……製鹽生產方法,可分煎、曬兩種。無論是煎是曬,都必須首先制滷,制滷的方法一般為引潮水入鹽灘,直接曬制,這叫做曬滷,舊時淮南以淋土製滷為主,現在又以曬灰淋滷為主,就是布灰於地,引海水灌之,遇東南風一宿,鹽上聚灰,暴幹。鑿地以水淋灰,謂之鹽滷,投幹蓮實以試之,蓮浮而取滷……”
置身於一片用於制滷的曬田之中,聽著鄭俠如解釋著製鹽的工藝時,只是凝眉思索著。
“安撫使之前所言的曬鹽,淮南鹽場極少使用,而於淮北的中正等場則以曬鹽為主,他們將淋滷過的海水,選擇在晴好的天氣暴曬在太陽下數日,待絕大量水分蒸發掉以後,就會在鹹土之上形成一塊塊鹽塊,鹽塊印記會逐漸變大直至“或十數印累累相連”,不過這曬鹽之法,也不輕鬆,且相比煎鹽,曬鹽中灰土較多,所以價格低廉,所以,淮南還是以煎鹽為主……”
在鄭俠如的解釋中,朱明忠已經明白了,顯然,在17世紀的中國,儘管有曬鹽法,但是並沒有鹽田曬鹽法。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