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之,如果希望駕駛員左轉,那就抬腿給駕駛員左肩膀上來一下,如果希望右轉,那就給右肩膀上來一下。
沿著坦克一側以一前一後串聯而坐的蘇軍T34坦克駕駛員與車長,幾乎就是用著如此這般的方法來在戰鬥中進行有效溝通交流。
聽上去傻大黑粗,但在實戰當中又的確行之有效。
這,就是典型的蘇聯毛熊風格。
再者,T34坦克的駕駛員是一個力氣活的典故其實並非是空穴來風,而是當時的事實情況本就的確如此。
早在蘇軍T34坦克最初開始立項並起草設計方案之時,為了能夠儘量壓低車體高度以減少車體正面投影面積從而在實戰當中減少坦克中彈機率,蘇聯工程師團隊將此前傳統坦克結構中所使用到的傳動機構前置設計思路進行了大膽改變,將整臺T34坦克的傳動機構均後置到了車體尾部的發動機艙之中。
如此一來,先進的T34坦克在設計之初,便得以拋棄掉了傳統坦克身上那根用來將車體尾艙發動機動力傳導至車體前置傳動機構的長長傳動軸,從而得以節約出一定的車體內部空間並藉此降低了車體高度。
但此種傳動後置的設計結構卻也並非是絕對完美。
由於將整個傳動機構全部完整後移到了車尾發動機艙內,位於車體前部的T34坦克駕駛員若是再想操縱傳動機構進行換檔等一系列操作的話,勢必就要透過數根穿過車底一路連線到車體尾艙發動機室的操作杆來將之完成。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