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558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唐朝的庸不再有五十歲的年齡限制,甭管多大的人,只要不想去服徭役,都可以納絹代役。本來,在農忙季節如果大規模徵發徭役,就沒有人種地,會誤了農時,現在不願意去的人可以納絹代役,留著勞動力去種地,多有好處。

租庸調有一個前提,我給你交租、交庸、交調,前提條件是你給我土地。你不給我地我拿什麼交租子,布帛是地裡種出來的,得種麻才能紡麻布,種桑樹才能有絹子。但是中國古代的土地是私有的,歸地主所有,那麼國家要給百姓分配土地,這個待分配的土地是從哪來的,顯然不能把地主的地給沒收了再去分。途徑只有兩個,一個是新開墾的,再一個就是大規模的戰亂之後,人口大量死亡所形成的無主荒地。不過,隨著國家承平日久,人口增加,無主的荒地幾乎沒有了,新開的地也夠戧,能開的差不多都開完了,那要去哪裡拿土地分給百姓呢?

這時候朝堂上就有了新的應對措施,它規定,每個成年男子二十畝永業田,八十畝口分田。二十畝永業田可傳之子孫,八十畝口分田,死後得歸還給國家,然後國家好拿去再分配。拿口分田去再分配,想得是挺好的,問題是到了天寶年間,土地買賣和兼併之風盛行。

土地本是私有的,這些大地主大官僚們佔有大量土地之後,還開始兼併農民的土地,沒等農民死,他這一百畝地就沒了,被兼併了。這一被兼併,國家就找不著口分田再往下分了,新出生的人就沒地了。沒地了,我的租庸調就交不了了,農民就只能逃亡,逃亡後,政府的租庸調就收不上來,國家就沒錢了。整個連鎖反應就是,政府直接分配的土地減少,均田制無法推行,租庸調製也無法維持,直接影響到了國家的財政收入。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