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見過外祖父母和舅舅了。
他們去封地時候,唐玉晚還是個小蘿蔔頭,只能隱約記得外祖父母都慣著自己,對自己很好,他們臨走時候,她還躲在被子裡哭了一宿。
這三年來,唐玉晚也能經常收到他們寄來的禮物,不知道他們什麼時候才能回來。
蕭氏看唐玉晚落寞,遂摸摸她的頭,勸她回房歇著。
唐儼昨日篤定,四年之內,柳江王定能重回鄴城。蕭氏不敢告訴唐玉晚,怕她空歡喜一場。
不過有件事倒是令蕭氏解氣,陛下近來寵愛新晉的婉婕妤,昨日又提了她的位分至昭儀,短短三日便位列九嬪之首,直言宮內唯有婉昭儀懂得他心,淑妃怕是要恨極了,聽採辦的太監說,淑妃宮裡的瓷器半天就要換新。
她當初教唆她女兒關了唐玉晚時候,自己真是恨毒了她,恨不得親手撕了她,如今見她不爽利,她也就安心了。
她不敢盼著唐玉晚將來有多大造化,只盼著她平安長大,無病無憂。
第17章 不夜城
正月十五元宵節,人流熙熙攘攘,各處掛的走馬燈、宮燈,裝點的恍如仙境般美輪美奐;金吾衛特意開了河冰,讓水流通暢,護城河裡金光點點的蓮花燈和龍形燈引人注目。
天空中的煙花五彩繽紛,大朵綻開,華服公子匹馬輕貂裘。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不外如是。
城東的城門處按以往慣例,亥時會有藝人打火樹金花,景緻比煙花更壯闊幾分。
燒的沸騰的鐵水,被特質的木勺潑到城門上,炸開一大朵金黃色的花,照亮了半座城門和上空,再像雨一樣落下,美得驚心動魄。
今晚金吾衛不落鎖,百姓可遊蕩至天明。
福旺酒樓的梅苑裡,唐玉城和唐玉晚興致勃勃的看著下面的熱鬧,其他人只搖頭,阿遲年紀小,好奇便罷了,玉城竟還是孩子性情。
唐玉京託著茶杯,含著笑問唐玉晚“可要下去猜謎,帶你去可好,你二哥可是個中好手。”
唐玉城悄聲嘀咕“小爺我也很厲害的好不好。”不過沒人相信就是了。
這是唐玉晚第一次在外面過元宵節,以前年紀小,蕭氏不敢把她放出去,怕遭了柺子。遂唐玉晚對下面的熱鬧十分好奇。
遂唐玉京的話一聽,就轉頭眼巴巴的看著她二哥,眼神裡的期待不言而喻。
唐玉樓為了好看,大冷天的穿的也單薄,還帶了摺扇。此刻正像沒骨頭一樣斜躺在貴妃榻上搖著扇子,品著茶,乍一聽大哥點他名,就覺得事情不妙。
他疼阿遲不假,但他又懶,動腿又動腦的事,實在不想做,加之又穿的單薄,一出去就能被冷風吹成冰溜子。
但是唐玉晚那個眼巴巴的眼神看著他,也實在不忍心她失落。
蕭晉在角落裡沉默不語,只時不時的看看唐玉晚,似乎已經與背景融為一體,孤單又落寞,與周遭熱鬧的氣氛格格不入。
一行五人浩浩蕩蕩的下來樓,元宵節人本就多,帶丫鬟小廝更是麻煩,索性輕衣簡行,衣著也只是普通富貴人家的打扮。
唐玉城緊緊拉著唐玉晚的手,怕她走散了。
唐玉京走在後面狀似和蕭晉聊天,看著相處愉快,其實是兩個人並肩而行,誰都不和誰說話。
唐玉樓則是自顧不暇,籠著袖子搓著手,恨不得縮成一團。心裡暗罵自己作死,作天作地作大死,回過神來卻吃驚,作到底是什麼意思?
最近真是瘋了,總有些稀奇古怪的詞冒出來,做一些稀奇古怪的夢,從高處看到飛馳的鐵方塊和高聳的方方正正的東西。
街上小販叫賣的聲音不絕於耳,拉著長長的調子大力喊著,有時被煙花炸開的聲音淹沒,吵吵嚷嚷的,更添了幾分熱鬧。
一處攤位前,形態各異的燈籠掛在木架上,流光溢彩,將上方染成金黃的暖色。
“噯,各位少爺小姐,五個銅錢一次猜謎,猜對了挑個花燈,這位小姐可要來看看?”攤主是個幹練的中年男人,看著一行人朝這邊走來,臉上掛著笑,大聲熱情的吆喝著。
唐玉晚對架子上那個圓溜溜的燈籠起了興趣,那個燈籠不花哨,在各種爭奇鬥豔的燈籠裡甚是不打眼,卻勝在別出心裁做成元宵狀圓溜溜的,可愛的緊。
趕忙拉住唐玉城的手,指了指那個湯圓燈籠。
唐玉城看著唐玉晚想要,從荷包裡掏了五枚銅板。
他家雖然有錢,但是打小兒的教育就是不能隨手一錠銀子扔出去,顯得粗鄙不堪,倒讓人看輕了,真正的世家子弟是不屑於這麼做的。
唐玉城也知道自己什麼水平,不逞強,拉了後面縮手縮腳的唐玉樓過來。
唐玉樓哆哆嗦嗦的替唐玉晚贏下來那盞燈。
此時,戌時的梆子敲響了。
唐玉晚看著她二哥冷成這樣,建議找個地方吃點東西暖暖。
對於鄴城的吃食,唐玉城頗有心得,帶著一行人去了劉家的小攤位,他家三代做湯圓,山楂玫瑰茶湯圓更是獨門一絕。
金糕和著冰糖、桂圓、肉桂搗爛成泥,用糯米包好後煮熟。
玫瑰用蜂蜜煮成玫瑰茶。煮好的湯圓撈進茶裡就算成了。
這樣做出來的湯圓酸甜開胃,還帶著玫瑰的香氣,加之劉家捨得下料,湯圓皮薄餡大,廣受好評。
去時,攤位的食客已經基本離去,還剩零星幾個。幾個人挑了避風的地方坐下。
唐玉晚是第一次吃這樣的湯圓,連著吃了五個還意猶未盡,怕糯米吃多了壞了胃,唐玉京沒敢讓她多吃。
蕭晉本來吃的就少,加之在冷宮裡受寒傷了胃,更是對這類東西多加節制,也沒多吃,只嚐了嚐味道就放下了湯勺。
幾次一起用膳,唐家幾人都曉得蕭晉胃口不好,也不勸他多吃。
等到大家都吃的差不多了,幾人商議著去城東門看火樹金花,唐玉晚和唐玉城興致勃勃,唐玉京作為長兄自然要照看好他們,也跟著一起去,蕭晉是跟著唐玉晚走的,也沒什麼意見。
只唐玉樓又叫了碗雞絲粥,道天涼他又穿的少,要留在這裡等他們。
眾人看著他單薄騷包的紅色衣衫也只能放任他。阿遲就把她的花燈也留給他照看了。
東城門偏僻,要提前起身才能得個好位置。
唐玉晚為了看火樹金花也不喊累,一口氣走到了城東。
到時,已經不少人在了,表演的藝人穿了一身防火衣站在城根兒下。
亥時的梆子聲敲起,唐玉城他們護了阿遲,防止被濺到。
只見那人用特製柳木瓢,盛起一瓢金黃泛紅的鐵水,在空中劃了個圈,金黃色的光點像天上的星子和金麗的煙花掉落,是文字不足以形容的壯麗美。
唐玉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