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孩子們都很興奮,終於算是有一個自己的家。
因為房子比預期的要大很多,俞悅就沒說十歲以上的孩子怎麼樣,反正住的地方現在肯定是夠的。
這也算是個院子,用房子圍起來的院子。
男女寢室相對而立,另一邊則是廚房等地方,最後一邊則留了一個門,別的地方則是教室,一個是歲一下孩子的教室,一個是歲以上孩子的教室。
室內也是俞悅按照現代學校寢室設計的,上下床,一個寢室可以住六個人,剛好形成一個缺了一邊的口字。
給他們分配好寢室,就讓他們自己準備好,來吃一頓喬遷宴。
孩子們在俞悅的教導下,家常菜早就會做了,這裡已經不需要特意請人來幫忙,願意做事的孩子都會按時給一點酬勞,不多,但對於他們來說夠了。
這些都是額外的,畢竟有人做飯,肯定會有人只是坐著吃飯。
為了滿足他們對肉的渴望,俞悅又去杏山一趟,弄來一頭不小的豬殺了給他們吃。
當然,這肉是給他們做年夜飯的。
其大半都用來包餃子了。
將餃子包好後放在外面棟一段時間,這個天氣,直接成了石頭,根本不用擔心放壞了。
大年夜,家家戶戶都在自己家裡吃了一個團圓飯。
俞悅跟著孩子們在孤兒院吃了幾顆餃子便回到顧家趕下一場了。
這個時候顧家才剛開始做飯,俞悅鬆了口氣,還好沒等到都弄好了再回來。
沒能一起去,反而被留下來包餃子的顧翎酸溜溜的說了一聲:“真忙呀。”
“是有點。”俞悅坦然的點頭,不過轉而就笑嘻嘻的看著顧大娘,膩歪道:“忙也得回來吃大娘做的餃子,可好吃了。”
“你這丫頭。”顧大娘笑著點點她的額頭,將上的鍋鏟給她:“今天你來做晚飯,讓我們見識一下大廚的厲害。”
其他人則笑著看,也不幫腔,俞悅苦笑一聲,隨即道:“行吧,今天來個滿漢全席?”
“這是什麼東西?”珍娘好奇的問了一句。
哦,現在還沒這個東西,俞悅囧了一下,說:“就是幾道菜,可惜材料不夠,咱們今天還是簡單點吧。”
俞悅擼起袖子,開始忙活起來。
在她做年夜飯時,顧翎也開始祭祖了。
這是一種傳統,只能家男丁上場,俞悅和顧大娘都這個時候都只能呆在廚房。
燒完紙,放鞭炮,院子裡滿是碎屑,大廳裡也煙霧繚繞,俞悅進去的時候被嗆了好幾下。
年夜飯做好了,擺滿了桌子,五人圍坐在餐桌旁,破天荒的一人一杯酒,慢慢的吃起來。
顧大娘和珍娘就開始說話,聊天,這一天發生的事情,點點滴滴的,俞悅他們則安靜的吃飯,順便聽聽她們聊的內容。
這個新年過的很好。
顧家沒有守夜這一項,吃過飯,又磕了會兒瓜子,便都回房間休息了。
次日,新年第一天,俞悅醒來時,天才剛亮,本以為自己起得很早了,卻發現他們都已經起來了。
她挨個的拱著小胖拜年,一路下來,收穫四個紅包,包括趙宏都有給她,驚呆了完全沒準備的俞悅。
“該去給那些孩子準備壓歲錢。”俞悅想著,她昨夜熬夜包了十二個紅包,一個裡面六錢,剛想回屋,就聽見院門被敲響。
趙宏去開啟門,看見門外站著幾十個人,驚呆了,後退一步,讓他們進來。
俞悅腳步也頓住,看著十二個人擠滿這本來還是寬敞的院子。
“你們怎麼來了?”俞悅驚訝的問道,當然臉上還是帶著笑意的,這些孩子的來意很明顯了。
他們都笑了,隨即彎腰鞠躬:“來給您拜年了!”
孩子們的聲音集在一起,十分洪亮,家裡人都跑出來了。
顧大娘一臉驚喜的看著他們,問:“吃飯了嗎?過來吃個飯吧?”
孩子們忙搖頭,其一個大孩子道:“謝謝大娘,不用了,我們這就回去,家裡有吃的。”
“那好,趕緊吃飯,別再餓著了。”
俞悅讓他們等等,回屋拿了紅包:“給,壓歲錢,不多,但也是個心意。”
“不,我們不能要。”孩子們趕緊將背在身後,死勁兒搖頭:“您給我們已經夠多了,這個真不能要。”
“拿著吧,我都包好了。”俞悅沒管他們的拒絕,強硬的將紅包挨個放在他們上,見他們都紅了眼眶,笑笑,說:“你們可別說小氣就行,好了,趕緊回去吧。”
“哎——”
他們又很快離開了,俞悅這邊也開始吃早飯。
新年第一天,街坊鄰居的孩子互相去拜年,顧家迎來好些孩子,俞悅就負責給他們抓瓜果吃。
大年初二到初八就是去親戚家拜年了。
然而來顧家這麼久,就沒聽過顧家父母雙方的親人任何一點訊息,這天也註定就是一家人在家吃一堆好吃的。
這段時間,店鋪什麼的都放假了,唯有火鍋店照常開張,因為不需要人掌勺,只需要店小二就可以了,俞悅便讓孤兒院裡稍微大點的孩子去試試,一個個的都十分樂意,畢竟有工錢。
只是因為是冬天,蔬菜是暖棚培養出來的,賣的特別貴,然而就這樣,上門的人都絡繹不絕。
在初的,俞悅接待了鄭家的正管家,之前那個叔是副的嘛,他帶來一堆的禮品,好幾箱子,說是感謝俞悅對他兒子的幫忙,尤其是暖棚的出現。
冬天的蔬菜很少,唯有鄭家還能繼續供應,這段時間的盈利太高,鄭家當家的都歡喜了。
管家走後,鄭若明也過來了。
喜氣洋洋的樣子看得俞悅都忍不住會心一笑。
“我跟你說,要不是你幫忙,我還真不會有今天,我爹今年過年不知道誇了我多少次,太爽了。”鄭若明叉腰笑道,十分張狂。
俞悅給了他一個白眼,說:“要適可而止,槍打出頭鳥。”
鄭若明滿不在乎的擺,隨即坐直身子,有些神秘兮兮的說:“你肯定不知道,你那孤兒院為我鄭家贏來多少名聲!”
“這個在我意料之。”俞悅道,她沒有瞞著任何人,孤兒院的賬目是她在處理,凡是給予過幫助的,她都寫在一張大紅紙上,上顧翎寫的,他的字好看。
上面記錄著何年何月何日,誰給予了哪些幫助,一次兩次次,不管多少次,俞悅都記下來,然後貼在牆上,還會跟這些孩子說。
那錦衣公子在俞悅的逼問下也知道了姓名,他的名字還有幾個貴公子的名字都同樣在上面。
孤兒院雖說偏僻,但還是有人煙的,有人路過自然看得到。
在牆內還有個捐款箱,那裡有個洞,連通著外面,有人願意捐款,也可以直接將錢放在裡面,隨著孤兒院被越來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