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丹青推崇備至,一來二去,漸漸生出特別的情愫。
紅翡和靛玉瞧著不對,也曾苦口婆心的勸過顧熙言,可是她油鹽不進,仍是剃頭挑子一頭熱。
今日是顧熙文及笄的大日子,史敬原巴巴的給靛玉塞了紙條子,約顧熙言在後花園一見。
紅翡和靛玉兩人正準備勸她別去,卻不料顧熙言口出此言,態度乾脆決絕。紅翡和靛玉見狀,皆是相視一笑。
兩人挑了簾子出了廂房,靛玉激動道,“小姐今兒個是轉性了!之前怎麼勸她都沒用,如今總算看清了。”
“那史敬原就不是個好東西,前兒個小云出門採購,說是在天香樓看到了史公子,上前一問可好,他竟是勾欄瓦舍的常客呢!我呸!怕不是得了道的男狐狸精,上趕著來矇騙咱們小姐!”
紅翡“噓”了一聲,示意她小點兒聲,“這些日子小姐懂事兒了不少,不再是個半大孩子的心性兒了。咱們小姐有大好的良緣在前頭等著,看清那腌臢貨色也是遲早的事兒。你且在屋子裡伺候著。我這就去會上他一會,叫他再也不敢出現在咱們主僕面前。”
……
後花園裡,史敬原一身磊落青衫,難以置信的搖頭:“我不信她竟如此絕情!我要見言娘!”
紅翡後退一步,眼神裡滿是厭惡,“史公子,請您放尊敬些。小姐不過是偶爾和您探討詩文,哪裡談得上有什麼私下來往,真是可笑。”
“這話傳出去,只怕公子會惹禍上身。請您慎言罷。”
史敬原臉色蒼白,緊握著手中的玉簪,久久沒有說話。
許久,他再抬頭時,已經收起一臉不快,舉起手中玉簪,含著笑意道,“即使如此,那就祝小姐往後諸事皆順,與平陽侯百年好合。這是我為小姐獻上的微薄賀禮,還望紅翡姑娘幫我轉交最後一次。”
紅翡看著史敬原,只覺得他的笑容無比怪異,她遲疑片刻,還是伸手拿過了玉簪。
看紅翡匆匆離去的背影,史敬原收起了臉上的笑意,眼裡滿是怨毒。
——————
東廂房裡,顧熙言望著手中的錦盒,心中疑竇叢生。
她明明記得,上一世,顧府中舉行及笄大禮的時候,蕭讓正在邊疆領兵。流雲是蕭讓貼身的暗衛,兩人幾乎形影不離。如今蕭讓身在沙場,不顧自己安危,竟然指派貼身影衛不遠千里到京城給她送及笄賀禮?
她有些弄不明白。
伸手開啟錦盒,待她看清了裡頭的東西,驚得差點將手中的盒子扔出去。
盒子裡頭靜靜躺著一隻繁複華麗的金釵,簪柄是三層鍍金點翠蓮花托,每層蓮花上都鑲嵌著一塊巨大的碧璽。
這隻金釵她再熟悉不過!
這是蕭氏當家主母代代相傳的金釵。上一世,蕭讓提親的時候,禮單上頭一個便是這隻金釵。可是後來,蕭讓對她厭惡至極,抬了曹婉寧做平妻,顧熙言的嫁妝便被曹婉寧侵佔了去。
曹婉寧進門的第二日,便戴著這隻金釵來到柴房,在自己面前耀武揚威。
伸手拿起盒中的金釵,顧熙言緩緩走到銅鏡之前,將金釵緊緊的插在自己髮間。
看著鏡中的盛裝麗人,顧熙言緩緩綻開一個笑容。
這一世,屬於她的東西,她必須牢牢握在手心,再也不能讓別人搶走。就算是她不要的東西,也不容許她人覬覦!
作者有話要說:小可愛們順手收藏、評論,灌溉、送花也是極好的哦~
給某桃更多的動力吧~
第3章 大婚
成安二十二年秋,平陽侯蕭讓迎娶顧氏嫡女顧熙言。
九月十三日,宜嫁娶。
盛京城裡十里紅妝,平陽侯府中千里逢迎,高朋滿座。
今日給新娘子絞面的妝娘,是京城中婦人圈子裡聞名遐邇的孫四娘。
孫四娘將顧熙言的一頭烏髮輕攏於身後,只見她巴掌大的小臉上水嫩無比,竟是一絲毛孔也沒有,不禁大為讚歎。
經她之手出嫁的新娘子大多是高門貴女,姿容出眾者不在少數。曾有人傳言,顧氏嫡女姿容冠絕盛京,孫四娘今早一看顧熙言,大嘆傳言不虛,竟是看呆了。
她渾身肌膚通透如牛乳般瑩白,朱唇不點而紅,眉如遠山,不畫而黛,眼波輕轉,自是一番勾人心魂的風流。
任憑妝娘、發娘在自己身邊忙來忙去,顧熙言端坐在銅鏡之前,看著鏡中年輕的容顏,兀自出神。
她從小嬌養於閨中,衣食住行皆是上等,十幾年將養下來,整個人如同雨後的山茶花一般荼蘼嬌嫩。
上一世嫁入侯府之後,她每日鬱鬱寡歡,後來又被囚禁於後院柴房,姿色衰敗,心如死灰,曾經冠絕盛京的絕世姿容,早已消逝不見。
剛重生的時候,她已經絕食半個月,整個人面色蠟黃,皮包骨頭。經過這幾日細心調養,加之服用了一些滋陰養顏的秘方,總算是恢復到了原來光彩照人的容顏。
她至今記得,上一世大婚的時候,蕭讓挑開蓋頭時那抹驚豔的目光。
這一世,她不惜落個“以色惑人”的名聲,也要牢牢把他握在手心裡。
“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髮齊眉,三梳梳到兒孫滿地……”
待顧熙言穿上大婚嫁衣,蓋上繡金線的大紅蓋頭,迎親隊伍已到顧府門前。
外面傳來鑼鼓陣陣,鞭炮聲聲,顧熙文含淚拜別父母,被長兄顧昭文背出了顧府的大門。
平陽侯蕭讓從高頭大馬上翻身而下,穿從一品吉服配犀花革帶。他身材高大,深目高眉,自是一派深邃的俊朗。身後還跟著三四位俊朗不凡的男子,皆是年少有為,官居高位的朝中大員。
紅妝綿延數十里,花轎穿過朱雀大街,一路上鞭炮鑼鼓聲不斷,約莫行了半柱香的功夫,才緩緩停在平陽侯府前。
一雙黑色皂靴停在顧熙言面前,手中紅綢被輕輕牽動,傳來男人清冷的聲音,“跟著我。”
顧熙言沒想到蕭讓會出聲提醒自己,男人低沉磁性的聲音聽在耳中,她恍然如夢。
全福人扶顧熙言跨過火盆,送入平陽侯府正堂中。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
端坐在高堂之上的是當朝太子李琮。
蕭讓的父侯早年征戰沙場,馬革裹屍而還,薨逝的時候蕭讓年僅十四歲。兩年之後,蕭讓的母親也因病離世。
蕭讓和顧熙言的親事是天子賜婚,當今聖上本欲前來觀禮,可上月身染風寒,遲遲未愈,只好派太子前來代為觀禮。
夫妻對拜,送入洞房,禮成。
喜房裡燃著兩隻龍鳳花燭,床榻上疊著百子千孫被,被子下被撒了一層紅棗桂圓。
顧熙言坐在床榻上,周圍人聲嘈雜,全福人的聲音響起,“請新郎官挑蓋頭。”
大紅色蓋頭被秤桿挑開,掉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