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北京城已經下了第一場雪,下雪的時候倒也不冷,但雪化時的絲絲寒氣卻讓外出的行人情不自禁縮緊了身子。然而比天氣更寒冷的是人心———儘管南北對峙訊息不暢,但是夏軍東征的訊息還是透過各種渠道傳至了大清朝的心臟。
一開始,上至康熙下至普通的八旗子弟都對夏軍的盲動歡欣鼓舞,認為鄭克臧跨海千里遠征日本是自取其辱。當然這種想法沒有錯,無論是朱洪武的不徵之國還是前明中期以後的沿海倭寇都說明了日本軍戰力的強大。
可是讓一眾滿洲貴胄詫異的是,隨著倭國金銀的運到,貌似強大的日本竟然在佔有地利的情況下打輸了,這就不能不讓知情人害怕起來。沒錯,海上瀛洲離大陸多少遠,大家都說不出個具體章程,但可以從古人的文獻上知道那是在距離南中國數千裡以外的汪洋大海上。以此等遙遠的距離,夏軍都能將數萬人送去征戰,並一戰而勝,那距離更近的渤海灣豈不是夏軍隨時隨地都可以派兵登陸了?
什麼?不用擔心,京津有大清最精銳的軍團。這話是沒錯,三萬內外火器營、五萬八旗新軍和五萬綠營新軍的確把京津守得跟鐵桶一樣,可是夏軍既然擁有任意攻擊的能力,又為什麼要死磕大清最堅固的防線呢?
別的不說,就單說遼西走廊吧,從榆關以北一直到大淩河,沿線地帶都是西高東底的地形,可以說是利於從海上攻擊而不利於從陸上增援的典型地貌。一旦被夏軍從中切斷,那就意味著關內關外被分割成兩個戰場,夏軍可以從容的逐一擊潰。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