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問一個人在德勝門城樓上站了許久,最後他決定起用宋應星。做出這個決定,他內心經過了掙扎,因為從個人得失上考慮,他不應該起用宋應星。
研製先進兵器的權力一直掌握在廠衛的手裡,這是有原因的:最先進的武器技術應該由中樞掌控,而不應該流入民間或世家之手。
……如果用宋應星研製火器,他肯定會引進灌鋼、機床甚至御動機來提高生產效率,技術和人員都需要,這批人只有沈氏財閥內部才有,讓他們參與制造火器,等於是掌握了兵器技術。這樣的情況在無形中就增加了沈氏集團的威脅力……萬一他們某天要造反,現成就有人可以製造出火器來。
所謂沒有遠慮必有近憂,張問作為帝國的掌舵人,他不得不未雨綢繆,從長打算。
但是,最終他還是決定要用宋應星參與改良兵器。因為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考慮問題,他應該這麼做。
一個國家民族的成長,其實和一個人的成長有道理相通之處。人在人生的每個階段,該幹什麼,不該幹什麼,都有定數,如果每一個階段都做好了應該做的事,人生起碼不會那麼失敗。
就比如十幾歲的少年,本來主要做的事應該是學習進步,強大自己,如果去幹別的事了,錯過了時機,那他這輩子想過得好點,機會就不是那麼大了。
這個道理延伸到一個種族同樣適用。漢族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總體處於遙遙領先的地位,現在歷史大潮來臨之際,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應該做的事是全力學習進步,提高實力……假如這時候不幹正事,想要再爬起來恐怕就難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