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向來是生豬養殖大省,在幼時記得每家每戶都養殖生豬,一般一戶養殖3~6頭,一些養殖專業戶養殖7,8頭也不算新鮮事。
記得幼時,每年年末,即使在貧窮的人家,也會殺一頭豬過年。在平常,一般慶生、辦紅白喜事的時候,一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殺豬辦席。
記得小的時候,聽周圍一些老人評價婦女是否賢惠,最重要的指標就是豬養得肥不肥,壯不壯,出欄快不快。
在出外打工沒有形成潮流之前,可以說生豬養殖是川民最可靠的經濟來源,與生活保障。一般家庭在年中青黃不接的時候,送上兩頭壯豬,以做這年小孩上學開支,人情世故開支,以生產所用肥料開支。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在八十年代初,川省生豬養殖比現在還要盛行,每村每對生豬存欄量比現在還要多得多。
在那時,廣播上每天都播報希望飼料的廣告,當時廣告是以劉永好父親的名義打的,廣告臺詞現在好像是吹豬不吹牛,用了希望牌飼料,幾個月就能讓生豬出欄。
但是普通農家,很少用飼料餵豬,在農閒婦女一般上山打一點豬草,再結合米糠、豬草、紅薯、紅薯梗、玉米梗等東西,餵豬。
就是到現在,在我們老家,就像父親等非常老實本分的農家老人,也是按照這種傳統飼養方法餵豬。
現在,由於每家每戶青壯多出外打工,在農村裡面一般是三八六一部隊,一般就是養幾頭豬自己吃而已,多餘的叫殺豬匠來收而已。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