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兩條對外擴張的提案透過之後,內閣又向國會提出修明史的提案,也很快就得到了國會的透過。
中國是一個相當重視修史的國家,歷朝歷代都會有實錄一類的官方史記,再加上大量民間的資料,這也造就了中國古代史料的極大豐富,而在新朝建立之後,由政府組織為舊朝修史這是中國古代的慣例,一來是安撫舊朝人心,顯示新朝的寬容氣度,二來也是總結舊朝的得失,做為新朝的借鑑,因此修史的提案,能夠在國會順利透過,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儘管後世的許多歷史學家都認為,官方所修國史其真實性值得懷疑,但在修史記錄這一點上,中國遠遠超過了西方。因為歐州一直都陷入分裂和戰亂中,而且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文化都被教會所把持著,因此在近代以前,歐州一直都沒有系統的修史工作。
不過修史是一件龐大而糸統的工程,少說也要幾十年的時間,在另一時空裡,清廷所篆修的《明史》就是從順治二年(1645年)就開始立項收集資料,到康熙十八年(1679年)才正式開始進行篆修,到雍正元年(1723年)完成初稿為止,後來又經過了三次修改,一直到乾隆四年(1739年)才正式完稿,前後一共花費了九十四年的時間。
當然提出修《明史》提案的官員,也並非是完全出於新朝修舊朝史的慣例,而是因為修史不反花費的時間長,而往往都要彙集大批的知名學者參與,包括一些舊朝的遺老遺少,都會秉持著儲存舊朝真實史蹟的目的,參與其中來。在另一時空裡,清廷修《明史》其間,雖然黃宗羲、顧炎武等知名學者仍然堅持不肯與清廷合作,但並沒有反對自己的弟子,晚輩參與明史的編纂。在修纂《明史》的前期最主要的編纂者萬斯用,就是黃宗羲的學生。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