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一章 百年前的竊書案 四、懷璧其罪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方證和尚的口述歷史中,最大的破綻在這句話裡:“(渡元在華山上)聽他們背誦經文,隨口解釋,心下卻暗自記憶。渡元禪師武功本極高明,又是絕頂機智之人,聽到一句經文,便以己意演繹幾句,居然也說來頭頭是道。”

眾所周知,華山派“劍”“氣”之爭的想源就在於嶽、蔡二人對《葵花寶典》所載武學的理解不同。方證和尚對於這段武林往事瞭解得很清楚,他說:“華山派嶽肅、蔡子峰二人……所見寶典經文不同,在武學上重氣、重劍的偏歧,卻已分別跟門人弟子詳細講論過,華山派後來分為氣劍兩宗,同門相殘,便種因於此。”

但是試想一下,如果渡元和尚是在嶽、蔡二人都在場的公開場合講經,那麼對《葵花寶典》的詮釋發乎渡元和尚之口,同時入於嶽、蔡二人之耳。他倆同是華山弟子,武學基礎相同,又都是機智靈巧之人,聽了渡元和尚的講解,怎麼會產生“重劍”與“重氣”的分歧?……需知“劍”“氣”之爭不僅僅是黨爭的藉口,並且還是確確實實存在的學術分歧。

所以疑點來了,渡元和尚是在什麼樣的場合給嶽、蔡二人講經的?他的講經行為是公開進行的,還是在秘密會晤時進行的?

答案顯然是後者。渡元和尚在一個秘密的場合分別與嶽、蔡單獨會晤,然後藉著交流武學的名義,給嶽、蔡二人講解《葵花寶典》,由於二人各自持有部分《葵花寶典》,所以渡元和尚講經的內容也不同,因此導致二人對高深武學的理解產生了分歧。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