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皇帝都希望知道自己有多少錢,天下有多少錢。在這個時代要進行較精確的經濟測量,顯然是不可能的事,好在朱慈烺依稀還記得經濟史的一些內容,知道上哪裡能夠找到自己需要的資料——雖然這些資料未必可靠。
當然,用更“專家化”的語言來表述,這叫做:百分之某數的信心指數。
有百分之八十的信心指數,就意味著對此資料具有百分之八十的信任度。
朱慈烺現在對後世歷史學家、經濟史學家的信任指數為百分之六十,對自己查到的資料信任指數卻連百分之一都沒有。
“兒臣派人查了宮中舊檔,自萬曆二十五年至三十三年,諸璫所進礦稅銀幾近三百萬兩。也就是平均每年二十餘萬兩。”朱慈烺報的這個資料的確是宮中舊檔,所以不敢全信,解釋道:“這是礦監四出最為頻繁之時,文官稱之為無地不開,民不聊生。所以年均二十萬兩已經是萬曆至今最高的收入,其中還包括太監搜刮百姓的銀子,也包括銅鐵礦等非白銀的礦藏。不管怎麼說,收回來的是白銀,咱們就權當這個白銀來看。”
崇禎已經那個被繞進去了,他學過歷史,但還沒學過如此近的歷史。而且就他本心來說,他並不認為自己的祖父是個好皇帝,非但對他父親不好,而完全沒有盡到皇帝的責任。話說回來,泰昌帝作為他的親身父親,對他也不怎麼好。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