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六十五章 開創性戰役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單從戰術創新的角度考慮,這場發生在2058年1月5日夜間到6日下午,被稱為“馬爾地夫海戰”的海上戰役至少有三點重大意義:一是航空兵主宰勝負的時代已經結束,“多兵種全方位協同打擊”的海戰時代正在到來;二是海戰不再是戰艦與艦隊的戰鬥,而是各種戰爭力量的表演舞臺;三是衡量海戰攻擊強度的主要指標不再是火力、即彈藥投送能力,而是能量、即攻擊與防禦的能量總量。

受此影響,“馬爾地夫海戰”將海洋戰爭帶入了能量時代。

當然,具體戰術實施上,這場海戰就沒有這麼簡單了。

1月4日,共和國海軍調兵遣將的時候,美國海軍也在積極行動,其第六艦隊正在南大西洋上以70節的最快速度向好望角前進,剛剛成立的第三艦隊則從澳大利亞的布里斯班出發,在塔斯馬尼亞島北面的巴斯海峽與一支規模龐大的運輸船隊會合之後,同樣以70節的速度向西航行,並且在當天晚上就進入了印度洋。

從艦隊調動時間來看,美國海軍在共和國海軍之前就做出了戰略調整。

也就是說,首先在印度洋方向上做文章的是美國海軍,而不是共和國海軍。雖然以當時的情況來看,因為缺乏海洋監視衛星,只能依靠零星分部在南大西洋與西南太平洋上的間諜船與攻擊潛艇蒐集情報,共和國海軍很難掌握美國艦隊的具體行蹤,也就不可能根據第六艦隊與第三艦隊的部署調動來做出反應,所以可以大致斷定,共和國海軍增兵印度洋的戰略決策與美國海軍的調動幾乎沒有關係,但是從戰略局面來看,裴承毅不可能看不出印度洋戰場的重要性,也就應該料到杜奇威會增兵印度洋,因此在1月4日讓海軍增兵印度洋,也可看成是對美國海軍威脅的一種機能性反應。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