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鴉片戰爭後,依1842年簽訂的《中英南京條約》,上海在1843年闢為五個對外通商呂岸之一,英國、美國和法國陸續在上海設居留地——租界,太平天國時期,上海租界成立自治機構工部局,從事實上演變成獨立於清朝行政和司法管轄權外的租界,此後上海形成兩個租界與中國地方政府分割管理的局面,開埠後的上海迅速成為亞洲最繁華的國際化大都市,被稱為“十里洋場”、“東方巴黎”、“魔都”、“遠東第一都市”,可以說,正是租界成就了上海的繁華。
而對於中國而言,租界的存在卻是極為複雜的,正如那些喪權辱國的條約一般,這些喪權辱國的條約更像一把雙刃劍,在造成巨大傷害的同時,也帶來許多積極、進步和正面的作用。而租界號稱國中之國,清王朝的軍警不能直接進去搜捕罪犯、取締革命團體、查封鼓吹起義的報紙,看似侵犯了主權,但在另一方面,又保護了公民的人身自由、結社自由和言論自由。同樣,巡捕房也不能隨便捕人,更不能禁止辦報、結社、罷工和遊行示威。中國人終於開始明白,世界上還有一種權利,叫人權,這東西,比護身符管用。於是,一批批革命黨都住進了租界裡,以至於凡有租界的地方,必定有革命黨的領導機關。
租界,遂成為中國革命的另類根據地,透過租界這扇視窗,中國人還接觸到許許多多包括經濟、文化和科技等方面的西方文明。為閉塞的中國開啟世界之窗,給專制的中國撒播憲政的種子,這,就是租界的作用。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