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二卷 雛鳳初啼 第187章 道試案首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徐元佐謄真時並沒有改動多少,所以呈卷之後林大春只是掃了一眼,便放下了卷子。

張元忭身份較低,自然先開口道:“此文格局大,立意高,行文流暢,筆法老道,不可以等閒少年筆墨目之。”

林大春見張元忭對此評價極高,自然也不能往下拉太多,只是道:“行文尚且不論,少年人有這般胸襟抱負實屬難得。”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是儒學綱領。朱熹認為“親民”既是“新民”,意為帶領生民圖新從善。

從文義而言,新民是屬於治國範疇,是君子出仕之後的階段。

尋常生員仍舊還在“明明德”的自我革新,學習修業上,這也是進士們覺得生員格局普遍太小,需要多讀史書、諸子古文的緣故。

徐元佐能夠跳出這個框,直接從治國入手,闡述國家當如少年一般,“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從而達到千秋萬世,止於至善的大同世界。可以說是發前人之所未發,令人耳目一新。

“一切古文皆不離今世,以此文觀國朝史事,的確是日新如少年。”林大春作為提學官,一要立足學術,二要立足為國儲才,所以政治必須正確。

明朝在這點上的確如徐元佐闡述的,是個一直在“革新”的朝代。朱元璋時候就經常改變國策。建文削藩,成祖奉天靖難,其後安南的建省與廢棄,下西洋的堅持和終止,鹽法由開中到以銀代米繼而又要回復開中……重要國策始終是在變化之中。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