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事堂,徐平與晏殊和章得象端坐,三位執政拱手行禮,分座議論朝政。
徐平道:“以後至午時,眾宰執到政事堂集議,用茶點。若無難決之事,午後各自休務歸家,諸位以為如何?此為常例,若有緊急大事,可以急召眾人來政事堂。”
眾人拱手:“謹依相公吩咐。”
晏殊道:“豐勝路范仲淹奏,西北事務繁多,在朝廷多有阻滯,甚是不便。他提出宰執中可否分出一人,專理西北事務。如此一來政令通暢,上下皆得其便。”
陳執中道:“我覺得,此議可行!”
徐平看了陳執中一眼,淡淡地道:“公事之中,沒有我覺得!各路事務,自有中書門下諸衙門處置。依制度而上奏,合於道理則行,不合道理則格。現在事有阻滯,是各衙門道理未通。政,就是當政者要正,學而能改則正。我初居相位,道德未立,其理未通,衙門理事心中有惑,至有阻礙。接下來的日子,你們定個章程,凡在京待制以上官員,每過多少天,聚集學為政。道理不辨不明,大家邊學邊辨,心中無惑才好理政!”
眾人沒想到徐平穿上公服真是一點面子不給,心中一凜,一齊拱手聽命。
徐平又道:“宰執對省事通治還是分治,自唐朝就有議論。雖然一直有人說眾宰執分治省事為便,卻終究不行,凡分治用不了多少時間必改回來。為何?”
“宰相當國,以什麼當國?以賢當國還是以能當國?對道理似解未解,自覺君子當政該信而無疑者,就以為當政者必選賢君子,選賢君子後當用之不疑。此想法大誤!宰執正位政事堂,非用其能也,用其賢也。理政當由各衙門依制度而行,宰執通其理。道理於政事中一以貫之,行於天下,去萬民對朝廷政事之惑。一人其賢終有道理不通之處,是以數位宰執共處政事堂,查漏補缺,集眾人之力而正宰相之位。朝廷理政之能,在中書門下諸衙門,非在宰執。若分治省事,是把中書分成幾衙門,政事堂名存而實亡!”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