塗憲將腳踏車蹬的飛快,一邊高喊著“讓一讓”,一邊衝進掛著北京鋼鐵學院化工系的院子。
幾名夾著書本說笑的學生趕緊佔到兩邊,看著塗憲飆車似的回到辦公區,並用一個高難度的跨步下車,跑進辦公室。
“這是怎麼了?”路過的學生滿是好奇。
塗憲自己更好奇。
他的手裡攥著一封信,信封比胖子的臉還寬,正面全是蝌蚪文,邊緣還被塗憲手心的汗水給沾溼了。
不緊張是不可能的,這雖然是塗憲人生中的第五篇論文了,卻是他第一次撰寫成英文,試圖到外國期刊發表。
《生物化學系統生態》,一本標準的SCI收錄的期刊。
塗憲相信,就在北京這塊地方,還會有學校的教師不知SCI為何物。但他確信,用不了幾年,SCI就會變成科學屆對論文水平的高評價標準。
這是發展的必然趨勢。國內也在搞類似的引文標準,牽頭的就是北京圖書館,但是,相比美國科學資訊研究所本身,以及1961年創立的SCI的積累,別說想要取代SCI了,跟上人家的腳步都是不容易的。全世界各國都有引文資料庫和科學引文索引,有的國家從六七十年代就開始弄了,至今沒有超過SCI,可以想象其中的厚重壁壘。
當然,SCI本身是不創造論文的,它只是收錄的論文和期刊。
絕大多數的研究員,也只是希望將自己的論文,放在一本有價值的期刊上。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