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大鍋湯要吊半個月,中間不斷火,只在晚上將火改成炭火烀著,其間也會不斷往裡邊添東西,水少了加水,骨頭少了加骨頭,涼拌雞白切肉之類的肉料也會在裡邊煮,湯味會越來越好。
大舅笑道:“現在的娃子們過得可好,都不稀罕這些個了!”
李君閣又拿起排骨開始切,邊切邊問:“這個為啥叫子排?”
大舅說道:“這是排骨最前頭那二三指寬一溜,骨頭全是白色的碎骨,可以連骨頭帶肉嚼,所以叫子排。”
排骨切好,大臀尖肉也放得快涼了,大舅說道:“這個也切一塊下來,趁溫熱著切成片,待會兒做回鍋肉要用。”
李君閣從臀尖肉上切下一塊來,剩下的放在那裡。
這塊肉用處還多,別小看它只是一墩無鹽無味的大方條,卻可以追溯到春秋以前,稱之為“胙”,是古代祭祀求福賜福專用的。
那個時候分封諸侯,就需要帝王用香茅包上那一方的泥土,連同一塊這個肉賜予他。這個儀式叫“胙土分茅”。
山上山下過年這幾天祭神祭祖,都要用到它。
講究還多,祭祀過的胙肉要拿回家馬上做菜吃掉,不能久放。
《論語》中提到過“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說的就是這件事。
李君閣拿出大片刀,開始將白肉切成肉片。
肉片剛切出來時平的,帶著溫度,等到涼下來後中間微微弓起,李君閣說道:“咦?還真的有點小碗的感覺呢。”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