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中央集權,是一個自下而上聚集權力的過程,區別只在於天下權力最終匯聚到誰的手裡,是匯聚到了一個人手裡還是多個人手裡。
歷史從某個角度上說,本身就是中央與地方權力的鬥爭史,也是君王與臣子的權力鬥爭史。中央的權力爭奪,又突出表現在君王與丞相(宰相)的權力鬥爭上。
李從璟推行行省制度,收攏州縣權柄,最終還是要將權力集中到帝王手裡。
既然州縣政事、軍務、財政,甚至司法權與監察權都分立了,中樞也必須做出相應調整,來接收從州縣收上來的權力。
原本,政府首腦是丞相(宰相),天下諸事諸權匯聚於宰相之手。
如今,地方諸事諸權分立,李嗣源、李從璟再另設官員分別統之,則是分宰相之權,好親領天下權柄。
本朝之所以有任圜、李琪、安重誨等數名宰相,而不是一人,便是同樣道理。一宰相掌權,則權重,數宰相分權,則權輕,宰相權輕,君王主動性就大。
李從璟不滿足這種“權術”,希望從制度上做出改變,於是朝廷便有政事、軍務、財政三位大臣。
換言之,宰相也如往後的州縣刺史、縣令一樣,只有政事權。
“何人來做軍務大臣,何人來做財政大臣?”李嗣源跟李從璟商量。
李從璟道:“軍務諸事由樞密使統領,只理日常事務,無調動兵馬之權;財政另設三司使統領,同樣只理日常事務,無調撥財物之權;刑部、御史臺既然於州縣設立分支,御史大夫不必多言,戶部尚書當加同平章事之銜。”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