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省有如此之多米並不是閩省生產,而是閩省作為一個週轉地,屯積了主要來自廣東、東南府的稻米,糧商們乃至東南府準備大幹一票的結果。
各地糧商想要賺錢,東南府則想招人。
據明太宗實錄卷十五記載:是歲,天下戶千六十二萬六千七百七十九,口五千六百三十萬一千二十六,賦稅糧三千四十五萬九千八百二十三石。此乃朱棣朝的記錄。
又有,“復支運法,乃令江西、湖廣、浙江民運糧二百二十萬石於淮安倉”。1472年(成化八年),定全國運京師糧共400萬石,其中湖廣、江西等地“南糧”324萬多石,佔絕大部分。
到明代後期長江下游的糧食多依靠湖廣等地供應。
而今,閩省存量之大,出乎人意料。
近年來,廣東仿東南府積極發展經濟,各行各業興旺,農業增產不少,稻米源源不斷地輸出。
而東南府的稻米來源更多,除本府出的稻米、還有安南、柬埔寨、暹羅、倭國等處收來的稻米。
三百萬石的大米中有八十萬石來自東南府,與別的糧商不同,東南府的人很淡定,讓王道純感到了無形的壓力。
別的糧商都是搶天呼地,上門求情,威脅利誘,無所不用其極。
東南府的人卻只是據理力爭,沒有多大的反應,他們是否會吞下這口氣,王道純心中暗凜,畢竟知道東南府的實力勁爆!
該來的還是來的,一份精美的請柬送達撫衙,邀請王道純前往閩江邊的江福酒樓一唔。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