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分卷閱讀34

熱門小說推薦

麼?是牛黃嗎?”

攤子上有不少阿爾金山深處的奇植異草,其中一塊碩大如雞子的牛黃吸引了段嶺的注意力。李漸鴻只是隨意看了一眼,便為段嶺付錢買下。

“不是不能與陌生人說話。”李漸鴻牽著馬,與段嶺在市集上緩步而行,說,“而是在陌生的環境下,要懂得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以達到保護自己的目的。”

段嶺“嗯”了聲,知道李漸鴻在教導自己為人處世的方法。

李漸鴻又說:“一樣米養百樣人,這世上你不去害別人,保不定別人不會來害你。”

“那我又怎麼知道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呢?”段嶺又問。

“無事在身時。”李漸鴻解釋道,“什麼都可以說,但須得觀察你的談話物件,提防對方有歹意,對窮人不談富,對富人不論窮,對男人不論意氣,對女人不生色心。”

“有事在身時,不可隨意讓人知曉自己身份,須得時時提防。”李漸鴻又說,“必要的情況下還得根據當地環境,編造出另一重身份,是非之地尤其客棧人多口雜,在要事上,須得守口如瓶。尤其客棧掌櫃、小二,閒雜人等,萬不能讓他們知曉你來做何事。”

段嶺似懂非懂,點了點頭。

“歸根結底,人在路上,不能起貪念。”李漸鴻說,“只要不去貪圖那些不屬於你的東西,就會省去許多麻煩。”

李漸鴻帶段嶺去打尖住店,向小二報了住店一日,以身份文書交掌櫃查驗。其時遼國局勢複雜,眾族南來北往,文書各不相同,掌櫃也驗不出個所以然來,就吩咐開了間上房。

“爹,明天還趕路嗎?”段嶺躺在李漸鴻懷裡,李漸鴻背靠床頭,摟著段嶺,兀自出神。

“不想走了?”李漸鴻問。

段嶺“噯”地答了聲,有點犯困,又搖搖頭,說:“走啊。”

李漸鴻親了下段嶺,段嶺便側過身,把頭埋在他肩上蹭來蹭去。李漸鴻隨口問:“怎的,不高興?”

段嶺也不吭聲,只是在李漸鴻身上鑽,李漸鴻又道:“撒嬌是罷。”

李漸鴻抱著段嶺,將他按在榻上咯吱,弄得段嶺哈哈笑,不斷掙扎。父子倆面對面的,李漸鴻便盯著段嶺的眼睛看,握著他的手,按在自己的臉上,閉著眼睛出神。

段嶺則睡眼惺忪,朦朦朧朧地看著李漸鴻的臉,一手摸他的側臉,嘴唇,倚在他的肩頭,漸漸入睡。

外頭響起嘈雜聲,段嶺再睜眼已是天明,嚇了一跳,以為是來追捕他們的,問:“怎麼啦?”

“沒怎麼。”李漸鴻見段嶺醒了,便起身給他擰毛巾,讓他洗漱。

懷德一夜間兵荒馬亂,不少人拖家帶口,從東北線沿路撤下,各個喊道:“元人要來了!”

“走!都沿著這邊走!”

段嶺第一次見這景象,驚疑不定地打量客棧外道路,遷徙人群堵住懷德主道,極目所望之處,盡是烏壓壓的難民。父子倆正坐客棧中吃麵,李漸鴻卻似乎見怪不怪。

“不要進來!”掌櫃不悅道,讓小二出去趕開難民,亂世當道,無錢寸步難行。段嶺時不時地往外看,見一個與自己差不多大的孩子帶著另一個幼童,灰頭土臉地混了進來。

“吃嗎?”段嶺拿了一塊餅,遞給那大孩子,“歇會兒吧。”

“出去!都出去!”小二說。

李漸鴻看了小二一眼,只是一眼,小二便不敢說話了。

“給我弟弟討一塊。”那孩子躬身道,“多謝您吶,您一路平安。”

段嶺看到這景象,忍不住心酸,對方卻很懂禮數,只佔了一塊小地方,讓自己弟弟吃餅。

李漸鴻把另一塊餅掰開了泡在羊肉湯裡,給段嶺吃。

“從哪兒來的?”李漸鴻隨口問道。

“胡昌城。”那孩子答道。

“哦?城破了?”李漸鴻又說。

“差不離了。”大孩子說,“元人來了,怕被屠城,都在往上京逃,老爺,能給點水喝嗎?”

李漸鴻提壺斟茶,給了那孩子一碗茶,孩子先喝了幾大口,再餵給弟弟。

“你爹孃呢?”段嶺又問。

“失散了。”大孩子說,“您若往北面走,能不能幫我們打聽幾句……”

“我們往東邊去。”李漸鴻說,“不必擔憂,元人還未追到此處,想必是無礙的。”

那大孩子點了點頭,說:“東邊也得當心,漫山遍野的,都是元人騎兵。”

“走罷。”李漸鴻分付錢幣,結算房錢與伙食,帶著段嶺出客棧,騎上萬裡奔霄,繞了個道,飛馳而去。

第18章 身教

“會打仗嗎?”段嶺問。

萬里奔霄駐足於半山腰上朝下往,懷德已成為逃難者的汪洋大海,從胡昌、近德城撤下來的難民還在源源不絕地往西邊逃,目的是穿過阿爾金山,或進入上京,或逃進玉璧關。

“會。”李漸鴻答道。

“那拔都他們怎麼辦?”段嶺問。

“元人養兵日久,將軍嶺下沒打起來,算下來也是這時候了,你不救拔都,這仗也一定會打起來。”李漸鴻說,“不過是枉自賠上他二人性命而已。”

段嶺第一次見這場面,又問:“誰會贏?”

“不好說。”李漸鴻答道,“你希望誰贏?”

雖說上京都是遼人,然而段嶺在上京生活日久,如同第二個故鄉,他打心底不希望遼國輸,但兩國交兵,誰勝誰敗,並非人的願力能決定。

“爹,咱們也要走嗎?”段嶺問。

“我不知道。”李漸鴻說,“不過很快就有答案了,走。”

李漸鴻撥轉馬頭,萬里奔霄沿著山路疾行,進入了群山之間,不多時,段嶺忙道:“爹!”

李漸鴻循段嶺所指之處望去,早間山澗滿是白霧,霧氣之中,一隊元騎兵蜿蜒而來。而再行片刻,地上出現了幾名遼兵屍體,顯然有過一場遭遇戰。

“咱們走多久了?”李漸鴻問。

“快一個時辰。”段嶺緊張地說,“為什麼這裡會出現元軍?”

“拿著。”李漸鴻將遼兵的箭筒、手弩與長弓扔給段嶺,再翻身上馬,掂量那弓,說:“一隊先頭部隊,想必是打算繞過阿爾金山,偷襲懷德,來,這個給你。數數他們有幾個人。”

“一五、一十……”段嶺趁著李漸鴻除錯手弩時點數,答道,“一百個人。”

李漸鴻教段嶺扳動手弩,試射數下,再交付他背在背後,自己又挎上長弓,說:“唔,路遇敵人先頭部隊,不可驚慌。”

段嶺點點頭,李漸鴻又解釋道:“首先隱匿好自己,再衡量敵我實力、地勢、天氣、人,敵在明,我在暗,有六分把握,便可冒險偷襲。”

“可是咱們只有兩個人。”段嶺說。

“齊威王問孫子。”李漸鴻說,“記得書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