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說:“應當是又有人去偷襲車隊了。”
趙雲這才穿上衣服,孫策與周瑜朝他致謝,趙雲卻擺手道:“舉手之勞,何足掛齒,既是同盟,理應互為支援。”
中午時分,周瑜與孫策跟著趙雲的部隊過來,雙方互通有無後,趙雲解釋道自己是白馬將軍公孫瓚麾下,奉袁紹的命令,前來追擊董卓殘部,而半路接到公孫瓚的密令,讓他按兵不發,在函谷關外等候,以待後續支援趕到。
“只不知是誰又去趁機襲擊了車隊。”周瑜遙遙觀望道。
孫策搖頭道:“現在再去偷襲,已錯過最好時機了。”
車隊已經出關太遠,且第一次二人驚擾了董卓,料想呂布已早有防備。趙雲又道:“我聽說曹孟德帶著一隊人,想去救駕,只怕也未能成事,現在急行軍已追不上了,走吧。”
二人跟隨趙雲的軍隊入關,一行人等在函谷關下互別,周瑜再次稱謝,趙雲再三謙辭,這才回洛陽去。
孫策還笑呵呵地看著趙雲走了,周瑜臉色一變,說:“呂布是你師父?”
孫策說:“他不是都說了嗎?呂布待我還是好的,雙方還沒打起來的時候,我還想著求他幫著把你帶出洛陽來。”
“現在不行了。”周瑜無奈道。
方才從趙雲處,二人也得知了虎牢關戰況,只因孫堅翻臉無情,與呂布的隊伍硬碰硬,江東之虎果然名不虛傳,居然將呂布的驍騎營殺了個丟盔棄甲,只怕呂布抓到孫策以後要拿他當人質。
函谷關下風雲變幻,彷彿一場暴雨即將來臨。
一夜後,孫策與周瑜各騎一馬,孫策把他帶到關下市集處,通知此地的兵員,帶出了六輛大車、四匹馬,以及一眾商人。
周瑜登時就震驚了。
孫策笑道:“給你把車馬找到了,正扣在華雄的手裡,小爺親自帶兵來殺,終於搶了回來。”
一眾商人紛紛上前拜謝孫策,周瑜已不知該說什麼才好,尋思良久後道:“罷了,這下總算能回去交差了。”
“先別忙走。”孫策說,“什麼時候回來?定好時間地點,好再見面。”
周瑜說:“回家將貨卸了,送他們各自回去,馬上就來,欠你的情快十輩子也還不清了,這賣身契不能短了你的。”
孫策哈哈大笑,拍拍周瑜的肩。
天矇矇亮,夜空的群星仍未退卻,孫策一路將周瑜送到了函谷關前,孫策說:“騎我的馬。”
於是兩人換了坐騎,孫策又說:“把飛羽帶著,有事隨時讓它報信。”
周瑜只得又接了孫策的鳥兒。
“孫伯符。”周瑜調轉馬頭,忽然道。
孫策騎在馬上,大剌剌地看著他,笑道:“不要太想我。”
“我會回來的。”周瑜說。
周瑜行出數丈外,孫策冷不防道:“周公瑾。”
周瑜駐馬,漫不經心地回頭,與孫策對視。
剎那間光陰轉瞬即逝,多少年的江浪翻湧,潮去潮生,烈焰焚天,烽火天下,盡在這說不清、道不明的一眼之中。
無論過了多久,周瑜仍記得孫策在那個破曉之剎,迎著晨曦與星輝的身影,以及他的眼神。
彷彿一半永晝,一半暗夜,黎明將至之際,一道晨昏的線霎時橫亙於兩人身前,群山之影伴隨著熾日初生的萬丈輝光緩緩轉來。
“你願意和我攜手並肩,征戰天下麼?”孫策肅容道,“我只問你這麼一句,只要你來了,便不能走。”
周瑜抬眼看著孫策,說:“我知道。”
“若是怕欠我情。”孫策又道,“此事不提也罷,孫伯符為你做這些,並非想挾恩於你。”
“我知道。”周瑜又答道,好整以暇地抬眼,望向孫策雙眼,緩緩道,“我願到你身邊輔佐你,本也不是為的這份情。”
“那是為了什麼?”孫策又道。
“因為我看好你。”周瑜說,“說不定有一天,天下都是你孫家的,在那天到來前,就看咱倆能走多遠了。欠你這點情,算得了什麼?是不?”
孫策笑道:“那麼你願意來了?”
“願意。”周瑜喝道,“駕!”
白雲驄掉頭上路,追在車隊末尾,消失於茫茫山林之間。
第10章 下邳
此時已是深秋,回舒縣的路上下起了傾盆大雨,周瑜剛走出三天就後悔了,道路泥濘不堪且天轉寒涼,車輪陷入泥濘中,一眾人還得推著車走。周瑜心道早知就不該拒絕孫策派兵護送自己的要求,然而奈何孫策擅離職守,回去還得領孫堅一頓軍棍。自己從認識孫策那天起,簡直就給他添了無數的麻煩,能少點事便少點事吧。
周瑜身材高大,力氣也大,跟著一眾行商,頂著暴雨在路上推車,淋了個透溼。路上猛吃驅寒薑湯,唯恐還未回到家便生病。
這一路走了足足半個月,天氣時好時壞,原先約定了將車隊帶回舒縣,便得火速趕往壽春,於袁術處等待孫策前來會合。然而萬一到家染了風寒,說不好又得在家裡將養數月……周瑜想起來就頭大。
幸虧一路上雖然困難重重,險阻無數,卻終究平安順利到家,抵達舒縣時,整個鄉鎮都轟動了。
周瑜疲憊不堪地回到家,母親正等著。
“回來了?”周母道。
“回來了。”周瑜說,“車都帶回來了,人也一個沒少。”
外頭不斷有人上門道謝,周母顯是擔憂心切,此刻兒子一回家,便放下心頭大石,回屋換了莊重長袍,走出院外。
“周老夫人!”
“周少爺。”
“周家大恩大德……”
周母卻是示意眾人先別開口,接著朝向鄉民們便拜了下去。
這一下整個院子轟動,周瑜忙扶著自己的老母親,跟隨她三拜鄉親。
“我兒在舒縣從小到大,”周母認真道,“得本地父老鄉親照顧,絲鋪更因各位,方能有今日規模,此刻能為之出力,本是分內的事,如何擔得一個謝字?”
“亡夫辭世後,仰仗各位鄉鄰,如今該是我替亡夫與不懂事的孩兒,感激各位平素照顧的恩情才是。”周母笑道,“鄉親們請回,什麼救命之恩,就不要再提了。平日間有何事,還請各位前來吩咐。”
眾人再三辭謝,這才留下禮物,退了出去。
當夜周母在燈下細細看周瑜的臉,又不住摸他的頭,嘆道:“孫家的信差來過一趟,先朝我報了信,這幾日裡娘才睡得著些。”
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