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分卷閱讀45

熱門小說推薦

近?何況這事辦好了,立馬能給軍達買上腳踏車,你說幫不幫吧?”

馮七順都這麼說了,他媳婦還能說什麼,撇撇嘴,去灶前忙活晚飯了。

“社長!社長在家嗎?”這時,院外又響起聲音。

“誰啊?”馮七順納悶地直嘀咕,“今天咋回事?一個個地都找家來了。”

不過要是天天有人來求他辦事他也是很樂意的,求人辦事總歸要提點東西上門吧?哪怕沒向剛那麼本事、上趟山就能逮到兔子、捉到野雞,蛋啊糖啊的也好啊,正好給大孫子補補。

不過很快就知道想岔了。

來的人是張里根的媳婦張紅,先前碰到了滿載收穫而歸的向剛,越想越嫉妒,解決完三急,跑去田裡找記工員記了今天的工分,就急吼吼找社長告狀來了。

本來想找書記反映的,畢竟一個村,路近啊,後來想想,書記當年和向永良關係不錯,如今人兒子回來了,多半會關照幾分,因此一跺腳,乾脆跑來了江口埠。

一看到馮七順就嘚嘚上了:“不是我說啊社長,雁棲山是咱們鄉的集體資產吧?那山上的東西是不是都歸咱們集體所有?向剛在山上逮到了兔子和野雞,躲在家裡打牙祭,那性質跟偷咱們地裡的莊稼沒兩樣啊……”張紅上下嘴皮子翻得飛快。

都說吃人嘴軟、拿人手短,不說前腳才收向剛提來的兩塊肉,單說過幾天到手的煙、酒、腳踏車票,馮七順也指定站向剛這邊。

第51章 師傅在上,受徒兒一拜

“里根媳婦啊,雁棲山是咱大隊的集體資產那肯定錯不了,可山上的東西,沒說不能碰、不能吃啊。難道你家沒去山上採過蘑菇、耨過野菜?桑葚、山楂、核桃也打過不少吧?還有田地,那也是咱大隊的集體資產,你能打包票說沒在田裡抓過泥鰍、黃鱔?”

張紅被說得臉色一陣青一陣紅:“那能一樣嗎?我摘的大夥兒都摘了,抓黃鱔泥鰍的也不止我一個,可……”

“那就對啦,人能逮得到兔子、捉得到山雞,那是人家自個兒的本事,你要有這膽量,儘管去沒人攔著。”

張紅告狀沒告成,反被奚落了一通,倍沒面子,灰頭土臉地回家去了。

到家又被丈夫數落了一通,說這麼晚了柴不劈、飯不燒,水缸裡沒水了也不知道挑,正事不幹、盡幹蠢事……

張紅被罵得狠了,跳起來回嘴:“跟了你這樣窩囊的男人也是我張紅倒黴,累死累活一整年,肉卻吃不上幾頓,不說你還以為自己多出息咧?出門問問去,誰家農忙不燉肉的?連一天到晚喊窮的舒老太婆,這幾天也燉燉大肉伺候著下地的兒子媳婦,就咱家,天天鹹菜醃黃瓜……”

這好了,張家倆口子晚飯沒吃上、架倒幹上了。

左鄰右舍聽到動靜過來勸,好說歹說才把扭打成一團的倆口子拉開。

張有康家,這時候正吃飯呢。

向剛從江口埠一回來,張家就開飯了。

“書記和社長沒留你吃飯啊?”清苓促狹地打趣。嘴裡吃著張奶奶用大蒜葉炒的山雞、野兔的肚裡貨,嚼著可真香!

“留了。”向剛夾了塊油燜筍,慢條斯理地說,“這不知道你們等著,讓我給推了。唔,這筍好吃。”

“好吃吧?好吃多吃點。很快就有新的菜籽打油了,剩下油壺裡的油,我也不省了。回頭丫頭和剛子都拿點家去。”

“我不用。”清苓忙擺手,“油我家有呢,而且這陣子都在您家開火,根本沒用多少,我還想著把家裡那點油拿過來。”

向剛也說不用。

他家連屋子都沒修呢,吃住都在張家,哪用得著另外備油。倒是這筍的味道的確不錯,除了費油,鮮嫩倒是沒話說。

想著那麼大一片竹林,應該還能挖不少,吃不完就像丫頭說的,焯水曬成幹。於是岔開話題說起明兒的安排:“我想再進趟山,多挖點筍過來,曬成幹放到開春都沒問題。等我回部隊,順道給咱大伯也捎點去。”

老倆口聽了,一陣感動。別看倆孩子吃在他家,其實受益的是他們倆老。兔肉、山雞肉不用說了,平時哪裡吃得到。就連菜乾都曬了好幾麻袋,都是託這倆孩子的福。

如今,向剛更是主動提議,回頭往省城兒子家捎點筍乾去,這麼明顯的幫襯,再老眼昏花也看出來了。

“可是進山總歸不安全,家裡這麼多菜乾呢,捎點去省城,剩下的夠我們吃到開春了。我看還是別去了,剛子馬上要修屋,小芳胳膊沒好全,別老往山上跑……”

“沒事兒,竹林那片兒我比較熟,不會有事的。”向剛微笑著保證。

清苓也趕忙表態:“我很乖的,危險地兒肯定不去。”生怕被老大夫拘著在家養傷。

“你這丫頭!以前總聽人說文靜,我咋就沒看出來?”張有康無奈地搖頭。

清苓吐吐舌,正想說什麼,籬笆牆外有婦人扯著嗓門對張奶奶說:“老嬸,里根倆口子鬧架兒呢,都打起來了。”

“啊?”張奶奶趕緊站起來,走過去問,“出啥事兒了?怎麼會打起來?”

“具體誰知道呢,反正鬧得挺兇。”

“那老頭子,我去看看。”

張奶奶不放心,跟著婦人去看看。到底是老伴兒的堂侄子,知道了不去說不過去。

誰知好心好意趕去勸架,卻被張紅頂了一嘴:

“你得了吧!少在這貓哭耗子假慈悲!你家這幾天倒是過上年了,葷素都有人送上門,山珍野味吃到膩了吧?咋不見送點來給你幾個堂侄孫補補身子?”

張奶奶氣得倒仰,撫著胸口臉色都青了。

回到家,抹著眼淚對老伴兒說:“下回你那堂侄子家再有啥事,我不去了!要去你去!”

張有康這會兒哄老伴兒都來不及,管他堂侄、侄孫的,能有自個兒老伴重要?一個勁地點頭:“好好好,咱都不去!反正這把年紀了,去了也勸不動。”

清苓端來降火降血壓的金銀花涼茶,也跟著勸道:“是啊張奶奶,犯不著跟不講理的人置氣。來,這是我熬的涼茶,已經不燙了,你慢點兒喝,然後告訴我和您熬的比,還差多少火候?”

張奶奶噗嗤樂了:“涼茶加水就能熬,有啥火候不火候的呀。”

“話不是這麼說的,但凡添了東西的,不管是藥材還是花草,都是有火候的,對吧張爺爺?”

“對頭!”張有康配合地笑道,“丫頭既然對藥材這麼感興趣,又懂不少藥理,想不想跟著大爺我學醫?”

清苓愣了愣。

學醫?她行嗎?

雖說跟著女醫學過一點藥理皮毛,也能辨識一些草藥,可從沒想過有一天挎著藥箱給人看病啊。

哦,現在不流行赤腳醫生了,而是得考從醫資格證,然後坐堂似地在衛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