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李明宇說罷,從背後伸出手來,手中正握著他哪個鹿角彈弓。
戰馬狂奔至下,距離李明宇不過還剩二三丈遠,李明宇動作快俞閃電,雙手不停拉弓放彈,大喊一聲“著!”
兩顆石子如急火流星一般,一前一後正中竇建德戰馬雙眼。
戰馬狂奔之下,雙眼被石子當場打爆,疼的那馬一抬脖子,前提揚起,慘叫一聲“咕咚”摔倒在地。
竇建德也被甩下馬去,摔了個眼冒金星,正要掙扎著爬起身來,突然脖頸一疼,一把冰涼的匕首抵在喉嚨上。
只聽那小孩說道“別動!我年紀幼,膽子小。你要亂動,嚇著了我,說不得手一抖就給你咽喉上戳個窟窿哦。”
竇建德面色陰沉,心中驚疑不定,這小子之前不是還在兩三丈外麼?什麼時候跑到我身邊來了?他還只是個娃娃,定無多少經驗,我不若冒險搏他一搏?
李明宇拿著程咬金送他的小匕首抵在竇建德喉嚨上,早將竇建德一切神色看在眼中。見他眼珠亂轉,知道他看輕了自己,說不得還在打什麼鬼主意。李明宇哪肯給他這個機會,手往前一探,那匕首鋒銳異常,登時就在竇建德脖子上劃了一條淺淺的傷口,血液當時就流了出來。
李明宇故意用天真的語氣說道“哎呦,你看,我讓你莫要亂動,嚇到我了吧,你看,流了好多血啊。哎呦,我想想啊,孫道長怎麼教的來著?脖子下面是動脈,擦破一點,血就會飈射出來,堵都堵不住。百息之內便會失血過多陷入昏迷,盞茶時間便神仙也難救!”
此言一出,果然竇建德神色一僵,打消了之前的念頭。
李明宇繼續用話瓦解他的鬥志“沒事!沒事你也不用太過擔心,我人小力弱,說不得一下次割不穿。總還有法搭救的,我認識一個醫家高人,大名叫做孫思邈的,你可聽過?孫道長教過我一個獨家秘法,凡是割破了血管的,用那縫衣服的針,燒紅了,將皮肉血管縫在一起,然後再用燒紅的烙鐵燙,燙的皮焦肉爛,血自然也就不流了。孫道長總誇我是百年一遇的醫道天才,可我自學了這法門後,還沒機會嘗試過,不若咱們待會也試試?”
竇建德見這娃娃年齡不大,一副天真無邪的語氣,可內容卻讓人聽了不寒而慄。確定那法子是在治病救人而不是嚴刑拷打?也不知這娃娃是真的天真,還是故意說來嚇唬他的。不過人在矮簷下不得不低頭,竇建德可不敢拿自己冒險,嘴角一抽,吶吶道“你莫要說了,我不動就是。”
雖然夏軍親衛悍不畏死,不過畢竟其勢已哀,不能持久,唐軍終究更勝一籌,又有玄霸這等猛將帶隊,不大功夫便將親衛們收拾的七七八八。李玄霸早見竇建德獨自逃跑,心急如焚,趕忙打馬緊追。
李玄霸催馬趕來,正見徒弟生擒住了竇建德,心中大喜,仰天狂笑“哈哈哈哈!好徒兒!當真不愧是我李玄霸的徒弟!”而後對手下唐軍喝道“給我綁了!去見秦王!”
李明宇也是得意,哈哈一笑,答道“有其師必有其徒麼!活捉了竇建德,也不知到時二伯會如何賞我!”
隨著竇建德被俘,虎牢關之戰宣告結束!
此戰,李世民大勝!確實如他所說,打出了一個千古罕見的大勝!
以弱破強,三千對十萬,卻殺敵五千餘,收服降兵五六萬,逃卒無算。當即,李世民便遣散了幾萬夏軍降卒,讓他們各自返回家鄉住處。
夏軍板渚大營守將見夏王兵敗被俘,明白大勢已去,命手下綁縛了鄭國密使王琬、長孫安世,率部投降。
唐軍聲勢一時無兩,李世民威名天下皆知!
竇建德十萬大軍一敗塗地的訊息風一陣的傳到洛陽,對早已筋疲力盡的王世充又是一重雪上加霜的打擊。
此時,昔日華燈璀璨,人聲鼎沸的東都洛陽早已繁華不再,如今城內餓殍遍地,滿目瘡痍,屍橫遍野。
自李唐圍困洛陽城後,糧草日漸耗盡,飢腸轆轆城中百姓先是啃樹皮草根果腹,樹皮草根吃光以後,只好澄取浮泥,混合糠麩做成泥餅。最後就連糠麩浮泥都吃盡了,飢火燒腸之下,易子而食,同類相殘。一時間,洛陽城好似人間煉獄,赤地千里,慘絕人寰。
王世充此人氣量狹隘,生性猜忌多疑。他見唐軍圍城,人心浮動,日漸流矢,只好採取高壓政策,變本加厲的用酷刑嚴加控制,城中實行連坐。
若百姓家中有一人逃跑,全家不論老少都株連被殺,父子、兄弟、夫妻之間只要告發就可免罪。又命令五家為一保,互相監督,若有人全家叛逃而鄰居沒有發覺,四周的鄰居都要處死。
物極必反,處死的事接連不斷,人們叛逃越來越厲害,洛陽城人人自危,如履薄冰。王世充將把皇宮作為監牢,只要產生懷疑,就把人家連同家屬捆綁起來送進宮廷關押。每當派遣將領出外作戰,也把他的親屬拘留在宮裡作為人質。
王世充為了籠絡手下最後僅剩的幾千鄭軍,對他們劫掠財物,糟蹋婦女,虐殺百姓取樂不聞不問。將人聲鼎沸的東都洛陽折騰的滿目瘡痍,十室九空,數十萬百姓十不存一。
此番得知李世民大破竇建德的訊息,徹底摧毀了王世充的最後一絲希望。他明白自己已是窮途末路,時日無多,更加變本加厲,驕奢淫逸,晝夜狂歡,醉生夢死,縱情享受最後的時光。
李玄霸不願與四弟元吉見面,讓父親得知自己的下落。在生擒了竇建德之後,見大局已定,便有了離去的打算。幾次和李世民提起,都被他拖延了過去。
對於三弟去留,李世民心中也委實難決,一方面他知三弟對李家當年做出的決定多有怨恨,不願再與家族產生任何瓜葛。此番要不是長孫相求,看在兄弟倆自幼交好的情面上,他也不會出山幫忙,頗為理解他的想法。
另一方面,李世民也深知三弟的本事,來虎牢關短短月餘,便使得玄甲軍脫胎換骨,戰力倍增。本身又是勇冠三軍的猛將,加上又是同胞兄弟,統率玄甲軍也最令他放心不過,實在捨不得三弟如此大才卻在山中蹉跎歲月。
如何處理,李世民也是左右兩難,無奈下也只好先使了個拖字訣。玄霸遲遲得不到二哥答覆,只得暫留在玄甲軍中,足不出戶,免得被有心人撞破行藏。
李世民體恤士卒,不欲再動干戈。處理好夏軍首尾後不過幾日,親自領兵押著竇建德,王琬,長孫安世於洛陽城下,喊話王世充。
王世充自得知夏軍大敗的訊息後,短短十餘日時間,便好似老了十餘歲,兩鬢斑斑點點染上白霜,眼窩深陷,面容憔悴。一看到被押赴城下的眾人,兔死狐悲物傷其類,悲不自勝,涕淚橫流。
李世民放歸王琬長孫安世進城勸降,敘說大敗竇建德的詳細經過。王世充聽到唐軍如此勇猛無敵,只三千精兵便大破十萬之敵,霎時間心灰若死,萬念俱寂。
萬般無奈之下,王世充只得開門乞降。
武德四年六月初九,洛陽城門大開。
王世充領著太子,百官及兩千多鄭軍,身穿白衣,手捧玉璽、兵符等物,一步一步走向唐營乞降。
李世民全身戎裝,穩坐青驄馬,身邊唐將眾星捧月一般團團圍繞。
王世充來到李世民馬前,倒身下拜,高舉玉璽兵符過頭,喊道“秦王在上,王世充願降!獻上印信兵符,唯乞秦王饒我全家性命!”
李世民居高臨下的看著跪在地上戰戰兢兢的王世充。
此時李世民心情大好,笑問“王公因何前倨後恭?之前不是一口一個黃口小兒麼?”
王世充聽他挖苦,嚇得汗流浹背,體如篩糠,伏在地上不住的請罪。
李世民也不願與他多做計較,敗軍之將不足以言勇,亡國之大夫不可圖存。哈哈一笑,領大軍入城去了。
李世民一戰定乾坤,一舉平定了割據中原的王世充,竇建德兩大勢力。
加上李靖平定了川蜀的蕭銃,唐國統一天下已毫無懸念。
不過雖然王世充開城投降,李世民卻短時間內仍不得返,每日忙的腳不沾地,處理各種洛陽城中王世充留下的爛攤子。
好在有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等一般名臣幹吏輔佐,倒也處理的井井有條。
收集隋朝遺留的地圖戶籍、制文詔書,一一登記在冊。封存隋朝寶庫,沒收金錢布帛,頒賜給將士們。拘押了罪行特別大的十幾名王世充的同黨,準備押送長安獻俘。釋放被王世充關押的無罪百姓,為慘死的百姓作誄文加以祭奠。
一直忙到了七月,才算理順,李世民也有了班師回朝的打算。
幾萬大軍,拔營回朝,一應事務都要準備,況且破了洛陽,又得了不少珍寶,都要一一登記在冊,以免疏漏給人留下話柄,饒是李世民有一班能臣輔佐,每日也是忙得暈頭轉向。
這一日,李世民正在處理公務,長孫無忌快步走了進來,稟報道“二郎!方才玄甲軍派人來報,今日早晨操練遲遲不見統領玄霸。去他營房一看,已是人去樓空。只找到這兩封書信!”
“嗯?”李世民一聽,心道,三弟果然還是走了。拿過書信,開啟一看,果然不出所料,是一封辭別信。
李玄霸開篇言道,竇建德被擒,王世充已降,李家一統天下大勢已成。玄霸在世人眼中早是已死之人,便不應在世人面前出現。此間事了,他已完成長孫所託,從此將終老於山中,與草木同朽與亡妻相伴。若無必要,此生輕易不會再踏出山村一步,望二哥好生珍重。若得閒,可來山中一聚。
李世民看完信函,嘆了口氣,道“三弟仍是對李家,對父皇心懷芥蒂啊!哎!”說罷,又拿起第二封,這封信是明宇所寫,上面就歪歪扭扭寫了一行字“二伯,我們走了,可莫要忘記我的功勞!待我出山之時一塊算給我啊!”
(第二卷完)<!--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