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處是燈籠昏茫。
他原來有那麼多關於她的記憶,無知無覺中留在心底。
她這時會在做什麼?縱然臨陽郡主不是善類,陶靖卻是個慈父。
此時的她,應該是跟父兄一起守歲,共享天倫。
而他呢,兄長的嫉妒自不必說,就連父皇也總是冷淡疏離,為的不過是二十年前的幾句瘋話——
定王出生的時候是在寒冬,那時候永初帝還只是個王爺,府外不知是從哪裡來了個道士,瘋瘋癲癲的斷言這孩子將來會弒兄殺父。當時謹妃也只是個側妃,還因為生育的辛勞而在榻上昏睡,外頭的動靜驚動了永初帝和時為王妃的孟皇后,親自到門外呵斥,命家丁將那道士轟走。
道士滿口胡言不肯走,來來去去都是弒兄殺父、命道不吉幾個字。
孟皇后大怒,說謹妃辛苦懷胎誕下孩子,道士卻妖言惑眾,竟下令家丁將道士活活打死,還哭哭啼啼的為謹妃抱不平。
當時永初帝就在旁邊,眼睜睜看那瘋道士被打得皮綻肉開、血肉模糊,臨死還在唸叨弒兄殺父幾個字。
那場景必定能在永初帝腦海中印刻一輩子,甚至在最初的幾日,從未做過噩夢的他,竟連著好幾夜噩夢纏身。後來孟皇后特意換了親自調製的安神香給他,那夢境才算停了,只是永初帝從此對定王十分冷淡,甚至連從前最得寵的謹妃,地位都一落千丈。
定王幼時還鬧不清其中原委,等長大了,才明白孟皇后的險惡用心。
只是這些伎倆,當時的謹妃未能看穿戳破,此時的他更是無力迴天。
穿過熱鬧的街市人群,兩側的喧囂笑語皆如風颳過耳邊,他回到定王府的時候,裡頭也被長史安排得十分輝煌華彩,卻冷冷清清的不見幾道人影。拐角處有銀紅的衣衫隨風揚出,定王加快腳步走過去,卻見那只是個丫鬟,端著盤中金盃前行。
不是他以為的那個人,定王收回目光。
笙歌散後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靜。殺伐征戰,頑強獨行,這些年他從未羨慕過東宮的簪纓繁華,從未羨慕過常荀閒時的珠環翠繞,卻在此時,不知為何覺出種孤獨,陌生又清晰。
走近書房,外頭守衛共有八名,卻沒有他想見的人。
定王進了書房鋪開紙張,原本想要提筆練字,回過神時,滿紙都是遒勁的兩個字。
陶殷。
第38章 1.2
正月初一,天氣晴好。按往年的慣例,臨陽郡主今日必要去京城裡最負盛名的萬壽寺進香。
阿殷原以為昨晚鬧得冷淡不快,臨陽郡主今年不會再叫她隨行,是以並沒做動身的打算,梳洗過後帶著如意將北庭帶來的東西往多寶閣上擺了欣賞。她從昨日後晌回來便沒得空,昨晚守歲到後半夜才回合歡院,且因喝了些酒,沐浴後趕著歇息,話都沒跟屋裡眾人多說幾句。
此時得了空,奶孃才問道:“姑娘去時帶了如意和瓊枝兩個,怎麼不見了瓊枝?”
她既然會如此問,必定是如意不知是否該說出實情,未曾解釋。阿殷目光微收,卻未急著回答,只問道:“我走的這段時間,郡主可曾為難過你?”
“這倒不曾。”奶孃想了想,“只是四五月裡的時候,她來這邊看過兩回,問我是否收到姑娘的家書。我也只能恭敬回答,說姑娘自幼敬重郡主,若有家書,必定送到郡主那裡。郡主坐了會兒就走了,後來也就沒什麼了。”
阿殷聞言點頭,暗想臨陽郡主既安排了瓊枝隨行,沒收到瓊枝的回稟,必定心中生疑,才會來問。
據昨夜跟父親的夜談,臨陽郡主同他問起的時候,他也只不悅的含糊了過去,那麼瓊枝究竟下落如何,便只憑她怎麼說了。
阿殷有心將身邊的丫鬟清一清,將旁人都遣出去,只留了奶孃和如意在身邊,道:“瓊枝背主棄義,聽了郡主的指使想加害於我,途中就已被我發覺。後來碰到滑山,她沒能躲過去,我也便將她丟下,任她自生自滅。奶孃——”她容色漸肅,“郡主如今對我愈發不滿,這府裡的人都仰她鼻息聽她使喚,若她想動手腳,著實防不勝防。合歡院裡不必太多的人伺候,奶孃這些天多操點心,查查這上下丫鬟婆子,若有手腳不乾淨的,早些清出去為是。”
奶孃聞言嘆氣,“這兒的人手本就不多,姑娘若再清些出去,豈不更受委屈?”
“談什麼委屈?先前在鳳翔,就只有如意陪伴我,反倒舒心。”阿殷笑了笑,“初五之後我會去定王府領個職位,往後在府裡的時間更少,也沒那麼多事情可做。這屋子裡面,奶孃和如意看著也就是了,平常若沒旁的事,別叫旁人進來。”
奶孃大感意外,“姑娘當真要做侍衛了?先前我聽外面人議論,說姑娘在西洲做侍衛,郡主從懷恩侯府聽見,回來發了好大的脾氣。我當時還不信,姑娘這是當真?”
“如何不當真,困在這府裡只能任人拿捏,成了侍衛還能另有出路。奶孃覺得不好嗎?”
“好是好,到底是讓姑娘受委屈了。這件事姑娘放心,我會跟如意做好。”
阿殷點點頭,也沒再多說——前世的事不能不防,如今想來,當初若不是瓊枝,也會有其他人來對她動手腳,只是瓊枝更得信任,所以做得更無知無覺罷了。這府裡上下僕役,莫不仰仗臨陽郡主求存,她即便想彈壓,也拼不過郡主的威勢,誰知道哪天會有誰被收買過去。倒不如將容易有異心的先遣出去,留奶孃和如意盯著,總能少些隱患。
這頭才說罷,外頭來人傳話,說是臨陽郡主要去萬壽寺進香,叫她過去陪伴。
這等事上阿殷自然無需觸其逆鱗,因為是年節的頭一天,本就穿了新衣新裳,精心裝扮過,此時也無需收拾,帶了如意便往明玉堂裡去。那邊陶秉蘭也到了,玉冠長衫,風姿出彩。
因萬壽寺久負盛名,京城侯門貴家的夫人們多愛在這日帶著兒女媳婦前去進香,臨陽郡主大抵是不願單獨前往被人指點,才會叫她兄妹二人。到底是昨兒後晌才生了氣,此時她也沒什麼好臉色,話都沒說半句,徑自往外面去乘車。
到得萬壽寺裡,果真是車馬成群,貴者如雲。
阿殷同陶秉蘭跟在臨陽郡主身後,將最要緊的幾炷香上了,因為碰見與姜家相交甚密的熟人,臨陽郡主便駐足招呼。
到了這個時候,後面的路就是相熟者陪伴了。
阿殷已經跟她來了十多年,知道撐過最初那點場面,臨陽郡主碰到熟人後便再也不欲她在跟前礙眼,便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