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種種論述,可能是小說家的空想,時至今日,我深知不可能逆轉而糾正的了。
因之我的這種想法但願被視為不可能實現的,不過是愚痴之見而已。
愚痴雖是愚痴,總之與西方人相比較,我們是遭受了一定程度的損失。一言以蔽之,西方循著顧利的方向運轉直至今日,而我們則由於不得不吸取優秀文明,卻與過去數千年來的發展方向背道而馳,由此產生了各種障礙與煩惱。
當然,我們如果不效仿西方,則五百年前直至今日,物質文明也許無多大進展。
如果現在到印度、中國的鄉村去看看,他們還過著釋迦牟尼和孔子時代相仿的無多大變化的生活吧。但是他們選取了適合於自己性格的方向在發展,雖然程序緩慢,但總是在持續向前邁步,有朝一日,他們可能不用他人之物,發明創造真正適合自己文明的利器,取代今日的電車、飛機、收音機等。
簡而言之,即使觀看電影,美國電影與法國、德國的電影,陰翳與色調就各不相同。演技、角色等自當別論,即就攝影而言,也會出現國民性的差異。儘管使用同一照相機、藥品、軟片,但情況依然不同。如果我們具備了自己固有的照相技術,就能攝取適合我們的面板、容貌和風土人情的照片了。
留聲機、無線電等如果是日本人發明,我們就能製造生產更加發揮我們自己的聲音與音樂特長的樂器了。原來,我們有的是輕柔有節的以精神為主的音樂,但一旦灌入收音機,用擴音器大聲播放,大半的魅力便消失了。至於我們的說話藝術,聲音輕,話語少,而且“間歇”最為重要,如果一用錄音機、擴聲器,則“間歇”完全消失。於是一如我們迎合機器一樣,反而將我們的藝術本身歪曲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