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愛吃火鍋的重慶人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重慶人愛吃火鍋,也會吃火鍋,三天不吃火鍋就口水長流。出門在外,最想的家鄉菜也就是火鍋。我在倫敦,因為想吃火鍋,會飛回重慶,找那小街深巷子裡的老火鍋。火鍋越吃越想吃,會有癮,會成一個癮君子。飛回重慶,得等十多個小時,才能解饞,不能救一時之急。於是,自己做火鍋。就近,拓展做火鍋的料。紅燒牛肉做鍋底沒問題,英國多的就是牛肉,口味可以說是全世界最好吃的牛肉之一,那些鮮毛肚難解決,不過可以在唐人街買到冰凍黃蟮魚鰍,偶爾在英國的大超市裡也有腰片賣。雞肝鴨胗豆芽在印度小店裡也會找到,只是鴨腸鵝腸絕對不可能買到,不像在紐約,任何一種可在重慶當作火鍋原?料的東西,都能買到。我曾在那兒的中國人聚集地佛à?遜,遇到一個重慶朋友開的火鍋店,吃到最地道的毛肚、黃喉、鴨血火鍋。而在倫敦吃火鍋,就只能將就些了,臨時解饞。

重慶人吃火鍋有歷史。曾讀有人考究了我們祖先發明容器——鼎,大約在一萬年以前,人們把能吃的東西放進鼎裡面,生火,煮熟食用。《韓詩外傳》中也有記載,說古代祭祀或慶典,要“擊鐘列鼎”而食,眾人圍在鼎的四周,將牛羊肉等物什放入鼎中煮熟分食,這就是火鍋的萌芽。《中國陶瓷史》中介紹“樵鬥”,放在火盆之中,以炭火溫食。今天的重慶火鍋在容器上,雖然有變化,但在鍋中放格狀的分類器具,仍是延續古代的做法。在三國時期就有了這種東西,鍋中分五格,可調五種味道,類似現在的“多味火鍋”。歷史上真正有記載的是宋代火鍋。史書上說宋人林洪在其遊玩五夷山,訪師道時,在雪地裡得到一隻兔子,因沒有廚師烹製。“師雲:山間只用薄批,酒醬、椒料活(浸油)之。以風爐安桌上,用水半銚(半吊子),候湯響一±?後(等湯開後),各分以箸,令自夾入湯擺(涮)熟,啖(吃)之,乃隨意各以??供(各人隨意蘸食)。”從吃法上看,類似現在的“涮兔肉火鍋”。火鍋興盛起來是明清時期。清朝烹飪理論家袁枚在《隨園食單》中就有記載,除民間喜歡食用火鍋外,清朝皇室也十分喜歡食用火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