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蔣汪雙簧之謎
國民黨宣傳的歷史中,都說抗戰前後,汪精衛是主和的、是妥協的、誤國的;而蔣介石卻是主戰的、是抗日的、愛國的。其實,在許多情況下,事實正好相反。
汪精衛從一九三二年就任行政院長以來,就以“跳火坑”的心情,處理國事。其中最大的一個特色,就是他肯替蔣介石背黑鍋、受閒氣。
蔣介石自從一九二八年濟南事變、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變閃躲日本人起,骨子裡本來就是真正的主和派。自此以後,一九三三年塘沽協定,出賣華北利權;同年摧殘察綏抗日活動,打擊抗日分子;一九三五年何梅協定,使華北特殊化,這些都是蔣介石的作為。然而站在幕前背黑鍋的,都是汪精衛。事實上,汪精衛本人,對日本原是主戰派,一九三一年的九一八事變、一九三二年的一二八事變、一九三五年的古北口之役,他都主張和日本人打,且為了張學良的不抵抗(事實上是蔣介石指令的),一度忍無可忍,通電邀張學良一起下野,因此出國。據陳公博《八年來的回憶》:
汪先生那時不但主持行政院,而且兼了外交部長,我當時大不以為然,在南京的同志也大不以為然。外間的批評都集中於汪先生一人,以為主和的只是汪先生,所以當日許多人都曾勸過汪先生說:上海的淞滬協定為“汪先生”所知的,而塘沽協定是事後才知道的,汪先生也應該分辯一下。汪先生說:“絕不分辯,誰叫我當行政院長?行政院長是要負一切責任的。”汪先生這一句話可以表明他當日的心境。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