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記饃坊”旁邊,是一家銀飾鋪。銀飾鋪的名字叫“起文堂”。“起文堂”的掌櫃叫老高。說是一個“堂”,其實就老高一個人,掌櫃是他,夥計也是他。老高本不是延津人,他爺爺輩上,從山東逃荒過來,他爺是個拾糞的。他爹是個貨郎,推個獨輪車,走村串戶,賣些針頭線腦。到了老高,跟師傅學了銀匠的手藝。師傅死後,在縣城租了個鋪面,耍開了手藝。老高三十來歲,每天守在火爐前,鍛造些銀的手鐲、戒指、耳墜、簪子、孩子狗頭帽上的鈴鐺、虎頭鞋上的鑲臉等。延津有兩個銀飾鋪,另一個銀匠是縣城南街的老曹。老高沒老曹幹活快,但老曹沒老高手藝精,縣城一多半人,身上戴的銀器,皆出自老高的手藝。主顧可以到老高的鋪子買銀飾,也可以以舊換新,也可以把舊的銀飾交給老高;讓老高用銀飾布去擦,銀飾本來已經發悶發烏了,經老高一擦,又白晃晃的。或乾脆在銀水裡“炸”一遍,頭臉翻新;或不滿意這銀飾的式樣,讓老高回一下爐,鑄出另一種銀飾,如吳摩西與吳香香成親時,牧師老詹送給吳摩西一柄義大利銀十字架,吳香香就交給老高,老高將十字架回了一下爐,給她打了一副水滴耳墜。
老高個頭不高,卻長得眉清目秀,一眼看上去,不像山東人的後裔,倒像個江南人。老高做銀飾時,愛邊幹活邊跟主顧說話;不幹活時,嘴倒是閉上的。邊幹活邊說話,說的並不是銀飾,而是街上發生的亂七八糟的事情。也是借說別人的事情,來沖淡做活的寂寞。老高說話慢,一句一頓,聲音也不高,但句句能說到理兒上。街上的事亂七八糟,經老高一說,絲絲縷縷,都能碼放整齊。老高手裡有一把檀木小錘,敲打銀飾用的。碼放完一件事,老高“梆”地敲一下錘,作為了結。老高常說的話有三句。這三句話,常常插在事情的關鍵處;或是評判一件事情的對錯,或是否定一件事後,這件事本來該怎麼辦,需要一句話鋪墊,起個轉承的作用。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