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對於溫度和溼度,古人其實早就有了概念。
早在西漢時期就有關於這方面的文字記載,只是那時候只是提出了這個概念,而且大都是關於後者的。
東漢時期有句諺語,叫:晴幹鼓響,雨落鐘鳴。
這裡的鼓和鍾指的是一種現象,晴天燥熱的時候大鼓的面有時候會受到影響,震動發出聲響,而下雨的時候,受溼度影響,鍾就會微微發出鳴音。
現代有溫度溼度測量器,在古代也有類似的東西。
透過琴絃就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如果琴絃鬆了,音質不佳,就說明空氣中的溼度增加,反之也是如此。
在後清,甚至有人透過這一現象,做出驗燥溼器,外有方園,內建一針,能左右旋轉,溫度高了就會幹燥,針往左旋,溼度高了往右旋,毫髮之間不比現代儀器精度差多少。
只可惜隨著歷史的變幻,這種東西以及遺失在歲月長河之中,再也不能見了。
而在華夏五千年曆史中,這樣消失的東西還有很多。
杜慎有心給徒弟們灌輸點這方面的思想,便將自己知道的統統講了出來,甚至還把後清的驗燥溼器的原理也說了一遍。
一時間,三個徒弟聽完後,都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
尤其是張灝,他眉頭緊皺,似乎是在思考著什麼,讓杜慎不由多看了一眼。
到底是自己的大徒弟,性格上就和趙秀徐鵬舉不同,真心對涉及到數理化的知識感興趣,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恐怕以後能在這方面取得成就的,就是他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