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幾句古話:“治世之音安以樂……亂世之音怨以怒……亡國之音哀以思……”這就是說,什麼樣的社會背景便會產出什麼樣的文學來;這幾句話的觀察本來是不錯的,但一向的人都以為“安以樂”“怨以怒”“哀以思”的“音”,是“治世”“亂世”“亡國”之“兆”,卻未免錯了!我們可說正因為是亂世,所以文學的色調要成了怨以怒;是怨以怒的社會背景產生出怨以怒的文學,不是先有了怨以怒的文學然後造成怨以怒的社會背景!我們又該知道:在亂世的文學作品而能怨以怒的,正是極合理的事,正證明當時的文學家能夠盡他的職務!
上面說的那段理由如果用批評文學上的話頭來做註解,就是:凡被迫害的民族的文學總是多表現殘酷怨怒等等病理的思想。這也不是沒有證據的,只看俄國匈牙利波蘭猶太的現代文學便可以明白。俄國文人自果戈裡(Gogol)以至現代作家,沒有一個人的作品不是描寫黑暗專制,同情於被損害者的文學;波蘭和猶太因為處境更不如俄國人,連祖國都沒有了,天天受強民族的魚肉,所以他的文學更有一種特別的色彩。顯克微支的著作裡表現本國人的愚魯正直,他國人的橫暴狡詐,於同情於被損害者外,把人類共同的弱點也抉露出來了。猶太作家如潘萊士(Perez)和林奈士基(Linetzki)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