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春、李白
唐代歷史揭開了中國古代最為燦爛奪目的篇章。結束了數百年的分裂和內戰,在從中原到塞北普遍施行均田制的基礎上,李唐帝國在政治、財政、軍事上都非常強盛。並且,隨著經濟的發展,南北朝那種農奴式的人身依附逐漸鬆弛,經由中唐走向消失。與此相應,出現了一系列新的情況和因素。“山東之人質故尚婚婭”,“江左之人文故尚人物”,“關中之人雄故尚冠冕”,“代北之人武故尚貴戚”。(《新唐書·柳衝傳》)以楊隋和李唐為首的關中門閥取得了全國政權,使得“重冠冕”(官階爵祿)壓倒了“重婚婭”(強調婚姻關係的漢魏北朝舊門閥)、“重人物”(東晉南朝門閥以風格品評標榜相尚)、“重貴戚”(入主中原的原少數民族重血緣關係)等更典型的傳統勢力和觀念。“仕”與“婚”同成為有唐一代士人的兩大重要課題(陳寅恪說),某種“告身”實即官階爵祿在日益替代閥閱身份,成為唐代社會視為最尚榮譽所在。社會風尚在逐漸變化。
這與社會政治上實際力量的消長聯在一起。名氣極大的南朝大門閥勢力如王、謝,在齊梁即已腐朽沒落;頑固的北朝大門閥勢力如崔、盧,一開始在初唐就被皇室壓制。而以皇室為中心的關中門閥,又接著被武則天所著意打擊摧殘。與此相映對的是,非門閥士族即世俗地主階級的勢力在上升和擴大。如果說,李世民昭陵陪葬墓的大墓群中,被賜姓李的功臣佔居了比真正皇族還要顯赫的位置規模,預告了活人世界將有重大變化的話;那末,緊接著高宗、武后大搞“南選”,確立科舉,大批不用賜姓的進士們,由考試而做官,參預和掌握各級政權,就在現實秩序中突破了門閥世冑的壟斷。不必再像數百年前左思無可奈何地慨嘆,“鬱郁澗底松,離離山上苗,以彼徑寸莖,蔭此百尺條。”一條充滿希望前景的新道路在向更廣大的地主階級知識分子開放,等待著他們去開拓。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