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四篇 再談國民性 第4章冷清的孔廟和送子的孔子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魯迅先生曾經談到,中國的孔廟雖然很多,但很冷清,老百姓是不去孔廟的,似乎說明,孔子跟民眾離得很遠。魯迅先生是從晚清走到民國的,清朝的孔廟的確很冷清。每個廟門口沒有戲臺,倒是有一塊刻著“文武百官下馬轎”字樣的石頭,廟的外牆多半高大,上面寫著“宮牆萬仞”,森嚴、威武。這樣的地方,當年根本就不讓平頭百姓進來,想來都來不了。能進來的,都是有功名的讀書人,或者現任的官員和過去的官員。孔夫子其實未必跟百姓離得有多遠,再愚蠢的鄉下人想必也知道孔夫子是幹嗎的。只是,當年的體制根本不讓百姓跟孔子親近。

曾經有一度,孔廟其實很受百姓的青睞,尤其受女人的歡迎。唐人封演在《封氏聞見記》裡提到,在南北朝時期的北朝也有孔廟。那時候,經常有婦人去孔廟求子。不知怎麼回事,當時的孔廟居然還設有孔子之榻,前來求子的婦人還要露形,也就是脫了衣服登榻躺一躺,大概覺得這樣才會應驗。在孔子的床上裸身睡過,受孕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後魏孝文帝是個追求漢化的鮮卑皇帝,對孔子很尊敬,感覺這樣輕慢了聖人,於是下詔禁止婦人進孔廟。後來,隨著孔子的地位越來越高,孔廟也就越來越神聖。到了清朝,在特別尊孔的滿人皇帝手裡,孔廟就變成了魯迅看到的樣子——神聖、肅穆但冷清。明朝的時候,至少書生們還可以聚集到孔廟鬧鬧事兒,可是自打金聖嘆哭廟案之後,書生的這個特權也沒了。孔廟成了有專人(各地的教官)管理,只准春秋兩祭,士人參與的官辦儀式場所。平日大門緊閉,連鬼都不見一個。可憐赫赫威名的孔夫子,只有到了祭祀的時候才能享用一下冷豬頭,祭拜過後,就便宜了教官。雖說按理士紳們平時也應該在裡面的明倫堂講講經,但這麼正經的地方有誰樂意去呢?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