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形成了一套獨立的診治方法和理論系統。中醫的理論很複雜,這裡從幾個側面,談談中醫的一些重要特點。
防病於未然
中國傳統醫學經典著作《黃帝內經》說:“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又說:“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這是中醫的一個重要的指導思想。它表明,中醫的重點在防病,而不是治病。中醫認為,人生病的原因不在於他發病之時,沒有發病的時候病根已經存在了,所以應當在人沒有生病的時候下功夫。這與中醫治病要治本的思想是一致的。
中醫在治病和防病二者之間,以防病為主。防病於未然,最好是不生病或少生病,如果等到生病再尋求治療那就落到下等了。中醫有發達的預防醫學,這也是中醫不同於西醫的重要特色之一。
白朮
中醫說:“養之不素則病生。”這個“素”,是人生命的根本,也就是人生命的平衡態。中醫是奉行中道的醫學,和諧是它防病治病所奉行的至高原則。
中醫預防醫學首先強調人體在能量攝入上的平衡。沒有能量,人的生命將無法維持。但中醫並不鼓勵過分地攝取能量,中醫提出“飲食有節”的思想,強調適度地獲取能量。因為能量的過剩,不僅不能給身體帶來好處,身體內還需要分解出另外一種力量來消化這些因素,過分的能量攝取反而成了身體的負擔。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