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某年,江蘇鄉試,有位拄著柺杖的老秀才應考,擠在入場的人群中蹣跚而行,引人注目。主考官仔細打量這名老秀才,大吃一驚:這不是當朝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王鳴盛的父親王爾達嗎?他忙走上前勸王老秀才說:“老伯正當頤養天年,不必來吃這苦了。”王爾達正色說:“你錯了,大丈夫奮志科名,應當自己取得,如果藉著兒孫之福,自暴自棄,我深以為恥。”王爾達的這份執著在科舉時代贏得了一片讚歎聲。這片聲音的背後隱藏著全社會對科舉功名的尊崇和追求。清朝名臣曾國藩二十八歲時以第三甲四十二名的成績考中了進士,應該說年輕有為,很拿得出手。但曾國藩卻對此耿耿於懷,引為終生憾事。為什麼呢?他嫌自己的名次太低了。
中國古代,科舉引得無數讀書人競折腰,皓首窮經,孜孜以求,進而塑造了讀書人的言行操守。科舉不僅僅是讀書人入仕的准入證、做官的敲門磚,還滲入官員的交往進退、宦海沉浮;它不僅僅讓士大夫們沉溺其中不能自拔,還像是一張大網包裹住社會的方方面面。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