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在第五次反“圍剿”作戰中選擇“短促突擊”,經歷了一個變化過程。反“圍剿”開始前,遠東局提出要使用常規部隊和游擊隊打擊對手後方,認為:“這種戰術可以使我們在蘇區之外順利作戰,避免重大損失。”[48]中革軍委期望:“假若我們在很短的時間以內,能夠在黎川獲很大的勝利,那末,蔣介石的第二步驟就更要小心了,那麼我們便可採取旋迴政策,推遲和避免與他決戰。”[49]這一點,其實在紅軍將領中也有相當共識,林彪、聶榮臻在戰役開始前夕建議:
敵人採用逐步延伸的辦法,首先完成在永(豐)吉(水)間之封鎖線,然後再移其兵力,進行永(豐)樂(安)封鎖線……在此情況下,如我軍仍在現地不動,則有使敵封鎖線完成可能,故我們意見,應以我們的行動調動敵人,以尋求擊敵機會,以破壞敵封鎖計劃,我們除以一部正面鉗制外,餘應到北線敵人之後方翼側及間隙中活動。[50]
在這一思路指導下,反“圍剿”作戰初期,當時由項英代主席的中革軍委曾嘗試過到蘇區外圍進行外線作戰,頂出去打,力爭主動的戰法,其攻擊方向主要為國民黨軍較為薄弱的黎川、硝石地區,試圖在此打破國民黨軍封鎖線,打通與閩浙贛蘇區的聯絡,破壞國民黨軍的堡壘戰術。雖然硝石戰役透過運動作戰截斷國民黨軍一部,使蔣介石不得不承認其“七十九師在硝石吃虧”,[51]但這一作戰方針未能取得明顯效果。由於國民黨軍兵力上的絕對優勢和對防禦工事的特別重視,紅軍進入國民黨軍區域後,處處受制,不僅難以調動對方,自身後路還常有被切斷之虞。時任紅十三師政治部主任莫文驊談到:“從表面上看,我們是在主動進攻,試圖在運動戰中消滅敵人,實際上由於紅軍兵力不集中,又是在敵人堡壘密佈的白區作戰,故我們一開始就處於被動的境地,可說是虎落平川。”[52]由於紅軍武器落後,攻堅能力不足,堡壘的威力不能低估。1934年年中,湘鄂贛紅軍試圖從國民黨軍碉堡群中突圍時,“把機槍集中向碉堡攻,打不爛,衝也衝不過去,犧牲很大。從早晨開始突圍,一直打到下午快天黑,一道封鎖線還沒有突過”。[53]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