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武裝割據的軍事根據地,蘇區具有十分明顯的軍事特徵。尤其在早期,由於紅軍的弱小,對固定區域實行長期佔據的力量不足,蘇區區域經常隨著紅軍的流動而變化。因此,在蘇區建設中,紅軍常常擔負起蘇維埃政權的作用,成為中共和民眾之間聯結的紐帶。紅軍嚴明的紀律、良好的政治素質使其與民眾間建立了十分親密的關係。這種關係在國民黨方面的材料中處處可見,茲引幾例,以見一斑。1931年第一次“圍剿”失敗後,國民黨軍所編戰報稱:“匪區民眾,久受赤化,所得我方訊息,即行轉告匪軍。”[272]第十八師報告則寫得更詳盡:
東固暨其以東地區,盡屬山地,蜿蜒綿直,道路崎嶇,所有民眾,多經匪化,且深受麻醉,蓋匪即是民,民即是匪。對於我軍進剿,不僅消極的認為惡意,且極端仇視,力圖抗拒。如是,對於我軍作戰上發生下列之困難:(一)我軍師行所至,農匪堅壁清野、悉數潛匿山中;(二)潛伏山中之匪徒,對於我軍狀態窺探無遺。如是,我軍企圖完全暴露;(三)我軍不僅不能派遣一偵察,即欲尋一百姓問路,亦不可得,以故我方對於匪情全不明確。即友軍之聯絡亦不容易;(四)山地道路崎嶇,行軍已感困難,而匪徒對前進之道路亦無不大加破壞,我之前進,幾使我無路可走,蓋一則可予我之極大疲勞,一則無形中可遲滯我軍。[273]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