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兩淮官鹽流毒天下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兩淮鹽利化為政治問題,以中唐為樞紐。安史軍興,河朔隱為敵國。六師百萬,仰命東南。[121]租庸調財政無以為繼。兩稅之興,其要在間接稅取代直接稅。基層管制權力衰退,間接稅乃其迂道。朝廷壟斷重要消費品之轉運、銷售,凡消費區無不事實納稅於長安,即令該地政治叛逆,無礙歲入。故朝廷必爭之地,僅限於重要貿易點及運道。

此道短期後果,即在樂天諷喻詩“鹽商婦,多金帛”“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樑買茶去”。吳元濟梗淮西要路而受“獨柳之禍”[122],若居邊鄙原可世傳,不勞官軍大動干戈。淮南節度使以使相之尊,度支天下。高駢跋扈,天子乞食。黃巢以武裝私鹽販而傾社稷。長期後果見於間接稅之天生弱點——政商融合,劫貧濟富,犧牲獨立生產者。宋、明庶富日增而民氣慘鬱不蘇,外益柔而內益厲。華夏微弱王統垂絕,與此不無干系。

法愈久則弊益增。黃巢、錢王(吳越王錢鏐)以私鹽起家,自是鹽販與流民黑幫結不解緣。海鹽重於井鹽,兩淮尤為重中之重。光棍、遊手嗜利雲集,民風大變,曠悍好武。多事之際,豪傑興焉,以鹽養軍,以軍護鹽,頗似今之緬北毒梟革命軍。汪信之以此亡身,張士誠藉此得國。

明祖嗜暴,必效蒙古世襲制,軍戶、鹽戶、匠戶、富戶、惰民之屬,各立名冊,兵法部勒,大行酷虐。鄭和西行,金陵匠戶折損過四成,兵丁類此,雖斯大林亦愧弗如。明此,當解儒臣毀鄭圖記以絕其根,實有儒術民胞物與之心。洪宣以降,軍戶、富戶、匠戶逃散逾九成,獨鹽戶、惰民尚存,不齒齊民,不與科舉,獨當重負,遠過小農。彼之社會生態近於黑幫,仇視社會,不重廉恥,好勇輕生,皆屬當然之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