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兩漢到魏、晉,是中國文化的一個轉關。其要點,在破除古代的迷信,而從事於哲理的研究。
兩漢時代的迷信,並非下等社會才然,即上流社會,也是如此。試看當時政治上,遇天災而修省,或省策免之公等,都略有幾分誠意,和後世視為虛文的不同。注335在學術上,則陰陽五行之說,盛極一時。以致有所謂讖(chèn)緯者出。東漢之世,竟以緯為內學,經為外學。便可知其時古代遺傳的思想,還遍滿於社會上了。乃到魏朝的正始年間,而哲理研究之風漸盛。注336至於晉初,風流彌盛。此時知名之士,如王弼、何晏、王衍、樂廣等,或以談論見長,或以著述見稱。所研究的,大抵是哲理上的問題。其所宗之書,則為《易經》和《老子》、《莊子》等。這固然,由於當時的時勢,有以激成人的頹廢思想,而使之趨於玄虛。然而在大體上,亦可說是兩漢人拘守前人成說的反動。漢代的今文家言,雖多存微言大義,亦不過搬演孔門的成說,並不能獨出心裁。古文家好談名物、訓詁,更不免流於瑣碎。而自讖緯之說既興,兩派之士,又都不免受其影響,有入於妖妄之勢。又其時之人,拘守禮法太甚。禮是古代規範人之行為的。時異勢殊,行為之軌範,就當有異,而還強執著古代具體的條件,自不免激起人心的反感。所以激烈的人,就有“禮豈為我輩設”等議論了。雖然這一班人,蔑棄禮法,不免有過甚的地方。而終日清談,遺棄世務,亦是社會衰頹的一個朕兆。然而以學術思想論,畢竟不能不謂為高尚的。魏晉時代的玄學,在我國學術思想界中,終當佔一重要的位置。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