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東德的經濟與社會(1949—1989年)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早在1949年,東西德的社會經濟結構就已經存在著顯著差異了。兩國正式建立後,這些差異越來越明顯。

佔領時期,蘇聯沒收了莊園之後開展的農業集體化經歷了兩個主要階段,分別是1952—1953年和1959—1960年,並有三種合作制。到60年代末,東德農業大部分變成了集體制,其中土地、牲畜、機器和工具都是公有制。70—80年代,農業的產業結構發生了改變,專業化越來越明顯,尤其是在果樹種植、莊稼種植和牲畜養殖等領域。此外,還有許多中間組織負責協調各企業的生產計劃以滿足全國的生產目標。雖然沒有西德農業那樣高效(西德農業受益於一個強大的農業疏通機構,以及歐洲經濟共同體的共同農業政策),但東德的農業還是相當高產的,國內的基本食品可以做到自給自足(雖然消費者的選擇很有限,比如水果)。對80年代的遊客來說,看到密集排列的聯合收割機在東德集體化的廣闊田野上整齊地移動,而另一邊的波蘭鄉間卻行駛著一輛輛慢吞吞的馬車,其對比令人震驚。東德的另一個農產品供應源則是私人的小塊土地和分配的園地。政府希望在主要的集體制外補充這些私人土地,因此在80年代鼓勵私人經營。

東德的工業結構也經歷了一系列的改革。政府迅速消除了生產方式的私有化,因此工業生產要麼是“人民”(即政府)所有,要麼是有政府參與的合資形式。50年代的東德工業特徵首先是斯大林主義,即重視所有的重工業,1953年爆發起義後,政府對消費主義做出了一些讓步。其次是一系列計劃的宣告和實施。不過,計劃經濟卻遇到了一系列的問題,比如目標太過不切實際,只重視產品數量,卻不重視產品質量,產品根本賣不出去等。1963年,蘇聯正醞釀新的經濟政策,於是東德推行了新的經濟體制,在經濟上採取權力下放的措施,各級政府有更多的決策自由,並用利潤和獎金來激勵生產者。既然現在利潤變得重要了,產品質量就成為必須考慮的因素,因為產品必須能賣得出去。新的經濟體制本身存在很多問題,使三次價格改革成為必然。比如,管理者大多缺乏管理經驗,現在卻突然要對企業的績效負責。1967年,新經濟體制修改為“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然而,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爆發“布拉格之春”運動後,這些經濟試驗在60年代末就悄然終止了,因為東德領導人擔心經濟領域的權力下放可能導致政治上的權力下放和民主化。應當注意到,和捷克斯洛伐克的情況相反,烏布利希執政時期經濟決策權的分散並沒有導致東德政治的民主化。70年代,在昂納克的領導下,經濟又開始集權化。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