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拉德仍認為他能以大膽的排程打贏東邊這場大戰,於是這時,在漸漸無力的“北攻”之外,加上南部一擊。他從第三集團軍抽走約瑟夫·斐迪南大公的第十四軍,命其在拉瓦魯斯卡鎮(不久後將聲名大噪的一個鎮)附近的一片馬鈴薯田,進攻普列韋部的左側翼。八月二十六日這個奧地利軍由亞歷山大·布羅施(Alexander Brosch)上校的第二皇家步兵團打頭陣攻進去,他們就要首度體驗打仗的滋味。他們的(青銅)加農炮首度開火時,有個軍人向同袍說道:“兄弟,這些炮要一路轟到基輔!這下俄國人真的完了。”俄國人當然沒完蛋。在這場戰鬥裡,一如在其他大部分戰鬥裡一樣,奧地利舊加農炮大部分不管用,未能打中正從遙遠某個丘陵後面間接開炮的俄國榴彈炮,甚至找不到那些炮的位置。
這支皇家高山步兵團,編成兩個長長的小規模戰鬥隊形,搖搖擺擺穿過馬鈴薯田,仍受累於隨身攜帶的繩子、鎬、冰斧、帶釘鐵鞋底。他們一接受現代火力的洗禮,立即省悟戰爭榮耀的虛妄。數十團白色和紅色煙霧在頭上方發出爆裂聲,這些士兵首度感受到榴霰彈的威力。有位名叫約翰·科馬羅米(Johann Komaromi)的該團步兵,描述了奧地利人的反應:“我們隊形大亂,縮成數個小群體,想盡辦法遠離如雨落下的彈丸。”但榴霰彈的特色就是彈丸遍地落下,落在“我們的前後左右”。立即有六枚炮彈在他們上方爆開,引發恐慌,士兵“四處亂跑”以躲開彈幕。科馬羅米在一山丘頂上趴下,往外一看……什麼都沒有。他寫道:“完全不見敵人。”東線戰事的一個奇怪之處,乃是未學過西方壕溝挖法的俄軍,只往地上挖深溝卻未築矮防護牆,人一躲進壕溝,從外面看就不見蹤影了。奧軍行進時,直到俄國農民兵站起身開槍,才注意到有俄軍在近旁。[1]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