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敞的凡爾賽宮已經有50多年沒有見證如此壯觀的人群聚首。為首的是一群身著禮服、神情肅穆的老者,其餘的是那些沉浸在勝利喜悅中的軍官們——他們身穿制服,身披配飾,左手握劍柄,右手託羽毛頭盔。這些人是德國統治貴族中的精英,其餘的人則是一些來自北德三大自由市的議員與少數帝國議會議員。他們聚集於此,就為見證歐洲新帝國在1871年1月18日的誕生。
當然,人群中深諳羅馬歷史的人不可能不憶起這一殘酷的口號——“軍隊製造帝王”(Exercius facit imperatorem )。凡爾賽宮已淪為空前團結而大敗拿破崙三世的德意志同盟的兵營。此刻他們所在的凡爾賽宮鏡廳,幾周前還是塞滿普魯士傷兵的戰地醫院,而且,針對拿破崙第二帝國接替政權——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的戰爭可能會繼續,但是和平也在醞釀之中。戰爭對法國必定是苦澀的,他們向一向淪為自己外交棋子和戰場的德意志割讓了阿爾薩斯和洛林,同時還支付了50億法郎的賠款。不過,戰爭對德國也會是苦澀的:俾斯麥很快會發現“沒有法國不行”——完整的歐洲體系不可能與復仇心切的法國為伴,也不可能缺少法國而存在。
1870年7月,拿破崙三世憑藉自感良好的判斷,為阻止已在德意志諸邦內做大的普魯士進一步成為歐洲威脅,裹挾復仇心切的法國加入了戰爭。“為薩多瓦之戰報仇”是法國媒體荒誕的動員口號。薩多瓦之戰,或稱克尼格雷茨戰役,是1866年普魯士戰勝奧地利的決定性之役。法國並未參與戰爭,反而1859年在義大利還擊敗過奧地利。然而,巴黎的國會和新聞界卻一向把自弗朗索瓦一世以來所據有的歐洲霸權視為法國與生俱來的權利。除非自己阻止德國奪走這一世代延續的霸權,否則拿破崙三世帝位難保。然而,被圍困在色當僅僅幾周後,拿破崙三世便率領大軍投降,終究失去了帝位。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