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社會,國家只承辦高等教育,初等教育多由民間自辦,稱為私塾。私塾(即小學)也叫作學塾、蒙館、冬校、家塾、雜字校等,是中國古代私學的一種常見方式。明清時期的蒙學就以私塾為主。
私塾一般在較大村落或大戶人家設立。各類私塾規模不等,學制因人而異。教學目的一為實用,一為做官。私塾的教師稱先生,多為當地文化、德行較高的童生、落榜秀才、貢生或是退職官員。多數塾師(先生)是窮困的讀書人,也有少數儒學名流因仕途無望而藉此棲身。
私塾多在農曆十月初一開館,次年九月初九解館。此時,新生可以報名,舊生可退學或續讀,先生也可辭退或簽約續教,束脩(工資)數額也可另議。外地教師多由學生家長輪流管飯,也有個別的自起爐灶。私塾學生年齡非常懸殊,小的七八歲,大的十幾歲,文化基礎也參差不齊,有的在私塾學6年便能考入縣學獲得生員資格,有的十載寒窗也背不下來《三字經》。
私塾的教學內容主要是《三字經》《百家姓》《千家詩》《千字文》,即所謂“三、百、千、千”教材。啟蒙階段必須會背會寫,然後讀“四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五經”(《詩經》《書經》《禮記》《易經》《春秋》)。所選篇目要求學生讀完、背過,背熟後先生才能開講,在讀“五經”之始,便講“四書”,間或學八股文寫作。邊讀書邊寫作,講完《春秋》私塾課業便告結束。塾師水平高學生基礎好的塾館,也選學《古文觀止》《朱子家訓》《幼學瓊林》《雜學》等。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