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是商周時代書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是目前我國發現的最早的有系統的文字,距今已3000多年。甲骨文的發現,是我國學術史上的一件大事,使殷商文化的研究峰迴路轉,柳暗花明。對它的研究遂成為一門新學科——甲骨學。而劉鶚和羅振玉都是甲骨文早年出土時期對甲骨文研究做出重大貢獻的學者。
劉鶚(1857-1909年),江蘇丹徒人,原名孟鵬,字雲搏,後更名鶚,字鐵雲。1903年出版《老殘遊記》,成為我國近代著名小說家。劉鶚也是頗有造詣的金石學家,出版了《鐵雲藏龜》《鐵雲藏陶》《鐵雲藏封泥》等書。特別是殷墟甲骨文發現以後,他大量購藏並進行研究,對甲骨學做出了重大貢獻。首先,劉鶚集中和保護了大量甲骨資料。1902年,王懿榮之子王翰甫為還清舊債,將王氏生前所藏甲骨大部分賣給了劉鶚,劉鶚又收得方若所藏300片,從古董商趙執齋購得5000多片,成為早期出土甲骨的著名收藏家。其次,劉鶚積極刊佈甲骨文資料,促進了甲骨學研究的發展。1903年出版《鐵雲藏龜》一書,是甲骨學史上的第一部著錄。最後,在甲骨文的研究方面,劉鶚也提出了一些創見,他第一個提出甲骨文是“殷人刀筆文字”。
甲骨文
羅振玉(1866-1940年),字叔蘊,又字叔言,號雪堂,又號貞松。他對甲骨學研究所做的貢獻主要是:第一,在甲骨文的蒐集和保藏方面,羅振玉用力最勤。1906年他開始蒐購甲骨,前後所獲達3萬片,其中有不少稀世珍品。第二,羅振玉在甲骨文資料的著錄和公佈方面,也做出了很大努力。他編著的《殷墟書契前編》《殷墟書契後編》《殷墟書契續編》《殷墟書契菁華》及《鐵雲藏龜之餘》等書,不僅出版較早,而且印刷較精,至今對甲骨學研究很有價值。第三,羅振玉將甲骨文出土地考訂為河南安陽小屯村,並確定小屯村即為殷代晚期都城,並正確判明甲骨屬“殷室王朝的遺物”。這是他對甲骨學和殷商考古研究的重大貢獻之一。第四,羅振玉對甲骨文字的考釋和篇章的通讀也做出了很大貢獻。他的《殷墟書契考釋》《殷商貞卜文字考》等書的出版,結束了甲骨文不可讀的局面。第五,羅振玉開了用甲骨文資料研究商代歷史的先河。他率先將甲骨文中的王名與《史記·殷本紀》中的王名校勘,為王國維寫出《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及《續考》打下了基礎。(高江濤)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