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寧三年(1070)三月二十八日,也就是變法開始一年以後,神宗皇帝召見副宰相王安石,問了他一個問題:外面議論紛紛,稱朝廷有“三不足”之說,卿知道嗎?
王安石答:不知道。哪三不足?
神宗說:天變不足懼,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
王安石說:臣不知這話從何說起。陛下躬親聽政,唯恐傷民,怎麼是不懼天變?廣開言路,虛懷若谷,怎麼是不恤人言?至於祖宗之法不足守,臣以為正該如此。仁宗在位四十年,修敕不知凡幾。家法如不可變,祖宗為何要改?[31]
此事沒有下文,“三不足”卻成為疑案。請問,王安石說過這些話嗎?如果說過,為什麼要矢口否認?如果沒有,反對派又為什麼能抓住大做文章?這是編得出來的嗎?
何況怎麼看,也都像他說的。
因此,一種可以被多數人接受的判斷是:無論王安石是不是說過這三句話,或有過諸如此類的言論,“三不足”都代表了他的思想,甚至是他變法革新的精神支柱。[32]
這是可能的,也是可怕的。
沒錯,按照現代科學觀點,自然界的變化與人世間的事情沒有因果關係。像西漢董仲舒他們說的那樣,發生地震或水災是由於統治者德政不修犯了錯誤,並不成立。但是這種不科學的說法卻有積極意義。因為中華帝國的掌舵人,無論皇帝還是代行皇權的,權力都實在太大了。他們既不像後來歐洲的帝王那樣有教皇和教會制約,又不像之前周代的天子有諸侯制衡。管得住這些人的,只有老天爺。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